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道德教育论文

基于国家社会资本理论的公民道德建设的管理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问题确定第10-12页
    1.3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1 基于国家社会资本理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第12页
        1.3.2 基于国家社会资本理论的道德建设的内容第12页
        1.3.3 公民道德体系建设新的管理方法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3-16页
        1.4.1 研究方法第13页
        1.4.2 技术路线第13-16页
    1.5 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2章 文献分析、使用理论以及基本概念第17-35页
    2.1 文献检索情况及分析第17页
    2.2 关于道德体系建设与社会资本的研究情况第17-22页
        2.2.1 国外研究情况第17-19页
        2.2.2 国内研究情况第19-22页
    2.3 道德与道德建设基本概念第22-23页
        2.3.1 道德的基本概念第22页
        2.3.2 公民道德建设的概念与内容第22-23页
    2.4 国家社会资本概念第23-26页
        2.4.1 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的经典论述第23-25页
        2.4.2 国家社会资本的基本概念第25-26页
        2.4.3 道德建设与国家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第26页
    2.5 基于公共经济学的道德建设的理论分析第26-29页
        2.5.1 公共经济学的思想方法第26-27页
        2.5.2 公民道德建设是政府提供的公共品第27-28页
        2.5.3 道德建设与外部性问题的解决第28-29页
    2.6 道德建设与文化、法律、政治之间的关系第29-35页
        2.6.1 道德建设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第29-31页
        2.6.2 道德建设与法律与关系第31-32页
        2.6.3 道德建设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第32页
        2.6.4 道德建立与公共管理第32-35页
第3章 我国道德建设管理的成就与需要解决的问题第35-43页
    3.1 我国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第35-36页
    3.2 我国道德建设管理战略与体制的建立第36-40页
        3.2.1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建立第36-38页
        3.2.2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下属办公室的建立第38页
        3.2.3 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设立与管理情况第38-40页
    3.3 道德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管理问题第40-43页
第4章 我国道德建设管理方法的路径形成与原因分析第43-51页
    4.1 建国后道德体系从初步建成(1949-1978)第43-45页
    4.2 改革开放后的道德建设的变化(1978-1986)第45-46页
    4.3 改革阶段的道德建设的情况(1987-1992)第46-47页
    4.4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道德建设情况(1992-2012)第47-49页
    4.5 我国道德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2013-至今)第49-51页
第5章 我国道德体系建设管理的创新方法第51-57页
    5.1 构建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第51-52页
    5.2 建立由管理能力的管理队伍第52-53页
    5.3 改进国民的道德素质教育的管理方法第53-54页
    5.4 加强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相结合的惩罚与激励机制第54-55页
    5.5 加强文化道德体系建设的国家投入第55页
    5.6 建立公民与社区参与道德建设的协同机制第55-57页
第6章 结论与反思第57-61页
    6.1 我国道德建设管理方法的经验与教训第58页
    6.2 再论道德与文化、国家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第58-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论文发表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执行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研究
下一篇: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中缅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