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和对策--以山东省单县为例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4-15页
        1.2.1 研究内容第14页
        1.2.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 研究思路框架第15-16页
    1.4 研究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基础概念理论第17-25页
    2.1 相关概念第17-21页
        2.1.1 电子商务第17-18页
        2.1.2 农村电子商务第18-20页
        2.1.3 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第20-21页
    2.2 文献综述第21-25页
        2.2.1 国外研究综述及现状第21-23页
        2.2.2 国内研究综述和现状第23-25页
第三章 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问题(以山东菏泽市单县为例说明)第25-30页
    3.1 经济欠发达地区山东菏泽市单县第25-27页
        3.1.1 山东菏泽市单县概况第25页
        3.1.2 山东菏泽市单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第25-27页
    3.2 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第27-30页
        3.2.1 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尚不理想第27-28页
        3.2.2 电子商务发展的网络基础较差第28页
        3.2.3 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仍未解决第28-29页
        3.2.4 电子商务发展的现实创新不足第29-30页
第四章 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原因分析(以山东菏泽市单县为例分析)第30-38页
    4.1 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根本因素第30-33页
        4.1.1 电子商务发展的初始原因(始动因素)第30-31页
        4.1.2 电子商务发展的社会原因(基础因素)第31-32页
        4.1.3 电子商务发展的市场原因(竞争因素)第32-33页
    4.2 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现实原因第33-38页
        4.2.1 电子商务的政策引动第33页
        4.2.2 经济发展的客观刺激第33-35页
        4.2.3 社会生活的方便需求第35-37页
        4.2.4 商务科技的快速发展第37-38页
第五章 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模式研究(以山东菏泽市单县为例研究)第38-45页
    5.1 发达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及模式研究第38-41页
        5.1.1 延伸式-遂昌赶街模式第38-39页
        5.1.2 介入式-聚土地模式第39-40页
        5.1.3 内生式-沙集模式第40-41页
    5.2 山东菏泽市单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模式研究第41-45页
        5.2.1 P2G2B模式第42-43页
        5.2.2(B+C)2B模式,第三方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第43-45页
第六章 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山东菏泽市单县为例分析)第45-49页
    6.1 政府层面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议第45-47页
        6.1.1 加强农民电子商务知识的引导和培训第45页
        6.1.2 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第45-46页
        6.1.3 推进相关法律体制的建立健全第46页
        6.1.4 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建设第46页
        6.1.5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规范市场秩序第46-47页
    6.2 第三方(中介或企业)电子商务的建议第47-48页
        6.2.1 相关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第47页
        6.2.2 培养引进农村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人才第47-48页
        6.2.3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强网络安全防范第48页
    6.3 农民自身提示的建议第48-49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49-50页
    7.1 总结第49页
    7.2 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韩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下一篇:中澳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