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综述 | 第20-2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2.1.1 贸易竞争性 | 第20-21页 |
2.1.2 贸易互补性 | 第21-22页 |
2.2 相关理论综述 | 第22-26页 |
2.2.1 绝对优势理论 | 第22-23页 |
2.2.2 相对优势理论 | 第23页 |
2.2.3 要素禀赋理论 | 第23-24页 |
2.2.4 竞争优势理论 | 第24-25页 |
2.2.5 产业内贸易理论 | 第25-26页 |
3 中韩贸易的发展概况 | 第26-33页 |
3.1 中韩贸易发展历程 | 第26-27页 |
3.1.1 起步时期 | 第26页 |
3.1.2 平稳发展时期 | 第26页 |
3.1.3 快速发展时期 | 第26-27页 |
3.1.4 成熟发展时期 | 第27页 |
3.2 中韩贸易发展现状 | 第27-33页 |
3.2.1 中韩贸易总额 | 第27-28页 |
3.2.2 中韩贸易结构 | 第28-30页 |
3.2.3 中韩贸易依存度 | 第30-33页 |
4 中韩贸易的竞争性研究 | 第33-44页 |
4.1 出口相似度分析 | 第33-36页 |
4.1.1 产品相似度分析 | 第33-34页 |
4.1.2 市场相似度分析 | 第34-36页 |
4.2 显性比较优势分析 | 第36-39页 |
4.3 贸易竞争力分析 | 第39-44页 |
5 中韩贸易的互补性研究 | 第44-55页 |
5.1 中韩贸易的整体互补性分析 | 第44-47页 |
5.2 中韩产业间贸易互补性分析 | 第47-48页 |
5.3 中韩产业内贸易互补性分析 | 第48-55页 |
5.3.1 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 | 第50页 |
5.3.2 建立模型与数据来源 | 第50-51页 |
5.3.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5.3.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第53-55页 |
6 中韩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第55-59页 |
6.1 中韩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55-57页 |
6.1.1 中韩贸易逆差严重 | 第55页 |
6.1.2 中韩商品结构不合理 | 第55-56页 |
6.1.3 贸易竞争日趋激烈 | 第56页 |
6.1.4 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不平衡 | 第56-57页 |
6.2 促进中韩贸易可持续发展对策 | 第57-59页 |
6.2.1 加大鼓励出口力度 | 第57页 |
6.2.2 改善出口贸易商品结构 | 第57-58页 |
6.2.3 推动中韩在投资领域向高层次迈进 | 第58页 |
6.2.4 合理利用中韩自贸区平台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