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缩略语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页 |
1.2 心脏瓣膜与心脏瓣膜病 | 第14-16页 |
1.3 人工心脏瓣膜的分类 | 第16-18页 |
1.3.1 机械瓣膜 | 第16-17页 |
1.3.2 生物瓣膜 | 第17-18页 |
1.4 人工心脏瓣膜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1.4.1 人工心脏瓣膜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4.2 人工心脏瓣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1.5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1.5.1 课题的提出 | 第20-21页 |
1.5.2 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生物瓣膜的基础理论 | 第22-32页 |
2.1 心脏瓣膜的力学性能及流体动力学 | 第22-26页 |
2.1.1 心脏瓣膜的力学性能 | 第22页 |
2.1.2 心脏瓣膜流体动力学参数 | 第22-25页 |
2.1.3 生物瓣膜的设计要求 | 第25-26页 |
2.2 流固耦合的浸入边界法 | 第26-30页 |
2.2.1 浸入边界法简介 | 第26-27页 |
2.2.2 浸入边界法在血液与瓣叶耦合中的应用 | 第27-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基于CT扫描图像的生物瓣膜三维逆向建模 | 第32-54页 |
3.1 基于CT扫描图像的有限元分析发展概述 | 第32-33页 |
3.1.1 医学影像技术简介 | 第32-33页 |
3.1.2 CT扫描成像设备简介 | 第33页 |
3.2 相关应用软件介绍 | 第33-35页 |
3.2.1 Mimics软件简介 | 第33-34页 |
3.2.2 Geomagic Studio软件简介 | 第34页 |
3.2.3 ANSYS WORKBENCH简介 | 第34-35页 |
3.3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35-52页 |
3.3.1 图像采集 | 第35-36页 |
3.3.2 图像导入 | 第36-38页 |
3.3.3 生成模型 | 第38-47页 |
3.3.4 模型优化 | 第47-51页 |
3.3.5 导入Workbench软件 | 第51-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生物瓣膜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 第54-66页 |
4.1 生物瓣膜的有限元分析法 | 第54-57页 |
4.1.1 有限元分析法 | 第54页 |
4.1.2 有限元求解问题的步骤 | 第54-55页 |
4.1.3 有限元法在生物力学中的应用 | 第55-56页 |
4.1.4 有限元法与生物瓣膜 | 第56页 |
4.1.5 生物瓣膜有限元分析法的优缺点 | 第56-57页 |
4.2 生物瓣膜模型有限元分析 | 第57-63页 |
4.2.1 定义载荷和材料属性 | 第57-58页 |
4.2.2 网格划分及添加约束 | 第58页 |
4.2.3 不同厚度的生物瓣膜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第58-62页 |
4.2.4 主动脉壁力学性能分析 | 第62-63页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3-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辩情况表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