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茄果类论文--辣椒论文

氮钾水平对嫁接辣椒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

符号说明第4-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引言第11-21页
    1.1 日光温室土壤环境的现状第11页
    1.2 嫁接的作用与作用机理第11-14页
        1.2.1 嫁接提高蔬菜对土传病害的抗性第12页
        1.2.2 嫁接提高蔬菜抗盐性第12-13页
        1.2.3 嫁接提高蔬菜耐热性第13页
        1.2.4 嫁接提高蔬菜耐冷性第13-14页
        1.2.5 嫁接提高蔬菜抗旱、抗涝性第14页
    1.3 嫁接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4-16页
        1.3.1 嫁接对蔬菜生长的影响第14-15页
        1.3.2 嫁接对蔬菜产量的影响第15页
        1.3.3 嫁接对蔬菜光合特性的影响第15页
        1.3.4 嫁接对蔬菜产品品质的影响第15-16页
    1.4 施肥的作用第16-18页
        1.4.1 氮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第16-17页
        1.4.2 磷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第17页
        1.4.3 钾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第17-18页
        1.4.4 氮磷钾配施的意义第18页
    1.5 设施蔬菜施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18-19页
        1.5.1 设施蔬菜施肥存在的问题第18-19页
        1.5.2 解决设施蔬菜施肥存在问题的对策第19页
    1.6 嫁接与合理施肥第19-20页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24页
    2.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第21-22页
        2.1.1 供试材料第21页
        2.1.2 试验设计第21-22页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2-23页
        2.2.1 土壤肥力分析第22页
        2.2.2 产量统计第22页
        2.2.3 嫁接植株氮磷钾含量第22页
        2.2.4 嫁接辣椒生长量第22页
        2.2.5 气体交换参数第22页
        2.2.6 色素含量第22页
        2.2.7 根系活力第22-23页
        2.2.8 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第23页
        2.2.9 土壤酶活性第23页
        2.2.10 肥料利用率的计算第23页
    2.3 数据处理第23-24页
3 结果分析第24-41页
    3.1 嫁接辣椒N、K优化施肥方案研究第24-29页
        3.1.1 产量回归模型的建立第24-25页
        3.1.2 模型解析第25-28页
            3.1.2.1 主效因子分析第25页
            3.1.2.2 单因子效应分析第25-26页
            3.1.2.3 边际效应分析第26-28页
        3.1.3 高产优化方案分析第28-29页
    3.2 嫁接、自根辣椒对氮、磷、钾的吸收与分配规律第29-33页
        3.2.1 嫁接、自根辣椒的生长动态第29-30页
        3.2.2 嫁接、自根辣椒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第30-31页
        3.2.3 嫁接、自根辣椒不同生育期各器官氮磷钾养分分配规律第31-33页
        3.2.4 嫁接、自根辣椒对氮肥、钾肥的利用效率第33页
    3.3 氮、钾配施对嫁接辣椒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第33-41页
        3.3.1 对嫁接辣椒生长量的影响第33-34页
        3.3.2 氮钾配施对嫁接辣椒光合特性的影响第34-37页
        3.3.3 氮钾配施对嫁接辣椒根系特性的影响第37-38页
        3.3.4 氮钾配施对嫁接辣椒根际土壤酶活的影响第38-39页
        3.3.5 N、K配施对嫁接辣椒初花时间、坐果率的影响第39-40页
        3.3.6 氮钾配施对嫁接辣椒产量的影响第40-41页
4 讨论第41-44页
    4.1 嫁接辣椒氮钾优化施肥方案第41页
    4.2 嫁接、自根辣椒对氮磷钾的吸收与分配规律第41-42页
    4.3 氮钾配施与嫁接辣椒根系特性的关系第42-43页
    4.4 氮钾配施提高嫁接辣椒产量的生理基础第43-44页
5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桃花芽休眠过程中MAPK家族基因表达分析
下一篇: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异源多倍体化诱发的四个开花基因结构变异的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