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中英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 研究假设 | 第13-14页 |
第2章 文献回顾 | 第14-18页 |
2.1 舒适的内涵 | 第14页 |
2.2 TCI术后影响患者舒适的因素 | 第14-15页 |
2.2.1 局部并发症 | 第14-15页 |
2.2.2 心理因素 | 第15页 |
2.3 增进TCI术后患者舒适的护理方法 | 第15-18页 |
2.3.1 TCI术后常规护理 | 第15页 |
2.3.2 术肢止血方式的改变 | 第15-17页 |
2.3.3 TCI患者的心理干预 | 第17-18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3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18-19页 |
3.1.1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 第18页 |
3.1.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 第18页 |
3.1.3 研究对象的剔除标准 | 第18页 |
3.1.4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 | 第18-19页 |
3.2 研究工具 | 第19-20页 |
3.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 第19页 |
3.2.2 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 | 第19页 |
3.2.3 数字疼痛分级表 | 第19-20页 |
3.3 评价指标 | 第20页 |
3.4 研究步骤 | 第20-22页 |
3.4.1 Allen试验 | 第20页 |
3.4.2 TCI手术操作方法 | 第20页 |
3.4.3 分组方法 | 第20-21页 |
3.4.4 对照组措施 | 第21页 |
3.4.5 观察组措施 | 第21页 |
3.4.6 疼痛评分方法 | 第21-22页 |
3.4.7 舒适状况量表评分方法 | 第22页 |
3.5 资料分析 | 第22-23页 |
第4章 结果 | 第23-32页 |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情况 | 第23-24页 |
4.2 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 第24-25页 |
4.3 TCI术后患者术肢疼痛水平 | 第25-28页 |
4.3.1 TCI术后2小时即刻患者术肢疼痛水平 | 第25-26页 |
4.3.2 TCI术后4小时即刻患者术肢疼痛水平 | 第26-27页 |
4.3.3 TCI术后两组患者不同时刻术肢疼痛评分的比较 | 第27页 |
4.3.4 TCI术后两组患者干预或解压前后疼痛评分的比较 | 第27-28页 |
4.3.5 TCI术后不同时刻两组患者术肢疼痛评分差值的比较 | 第28页 |
4.4 TCI术后患者的舒适情况 | 第28-31页 |
4.4.1 TCI术后患者整体舒适及各维度评分情况 | 第28-29页 |
4.4.2 TCI术后患者单项舒适评分情况 | 第29-30页 |
4.4.3 TCI术后患者不同时刻术肢疼痛与舒适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30-31页 |
4.5 TCI术后患者出血、血肿情况 | 第31-32页 |
第5章 讨论 | 第32-40页 |
5.1 治疗性触摸对TCI术后患者术肢疼痛的影响 | 第32-34页 |
5.1.1 疼痛评估工具的选择 | 第32页 |
5.1.2 TCI术后患者术肢疼痛情况 | 第32页 |
5.1.3 触摸缓解疼痛的相关研究 | 第32-33页 |
5.1.4 治疗性触摸缓解TCI术后患者术肢疼痛 | 第33-34页 |
5.2 治疗性触摸对TCI术后患者舒适的影响 | 第34-38页 |
5.2.1 生理维度的舒适状况 | 第34-35页 |
5.2.2 心理维度的舒适状况 | 第35页 |
5.2.3 社会文化维度的舒适状况 | 第35-36页 |
5.2.4 环境维度的舒适状况 | 第36页 |
5.2.5 治疗性触摸对舒适的影响 | 第36-38页 |
5.3 治疗性触摸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 第38-39页 |
5.4 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启示 | 第39-4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0-41页 |
第7章 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 第41-42页 |
7.1 局限性 | 第41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综述 | 第50-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