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中国画技法论文

五代中原王朝绘画后世评价变迁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20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目的第10-12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关键概念界定第12-15页
        一、研究方法第12-13页
        二、关键概念界定第13-15页
    第三节 文献综述第15-18页
    第四节 研究价值与创新点第18-20页
第一章 北宋:以画家为中心的后世评价的形成第20-48页
    第一节 五代中原王朝绘画的特征与分期第23-26页
    第二节 五代中原王朝画家生平及其考证第26-39页
        一、活动于中原地区的画家第27-36页
        二、活动地域不详或存在争议的画家第36-38页
        三、活动时间跨越五代的画家第38-39页
    第三节 北宋中期首次后世评价的确立及其范围的界定第39-48页
        一、以画家为中心的北宋画学著述写作方式第39-40页
        二、画家身份的划定及其成就归属第40-48页
第二章 从北宋到南宋:以著录为中心的后世评价的变迁第48-66页
    第一节 两宋视野中的五代中原王朝绘画第48-62页
        一、宋代官方画学著录中的评价第49-57页
        二、宋代其他画学典籍中的评价第57-62页
    第二节 五代申原王朝绘画评价在两宋期间的变化趋势第62-66页
第三章 从元初到晚明:新兴绘画思潮对后世评价的冲击第66-94页
    第一节 江南士人群体的崛起与江南认同观念的诞生第66-72页
        一、江南士人群体的崛起第66-69页
        二、江南认同的产生与江南画家的必然选择第69-72页
    第二节 文人画思潮的盛行与五代中原绘画传统的衰落第72-81页
        一、文人画思潮的初兴与发展第72-74页
        二、"行家画"、"戾家画"概念的嬗变第74-77页
        三、新兴绘画思潮对五代中原绘画传统的背离第77-81页
    第三节 明清艺术史家对五代画史的重构与附会第81-94页
        一、"南宗文人画"作为画坛正脉的确立第81-84页
        二、无法绕过的“荆关”第84-88页
        三、"话语权"与重构画史第88-94页
结语第94-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4页
后记第104-10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十八世纪英国大旅行研究
下一篇:论互联网+背景下的平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