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5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苯乙烯-烯丙醇共聚物的早期背景 | 第12页 |
1.3 苯乙烯-烯丙醇共聚物的发展过程 | 第12-14页 |
1.3.1 苯乙烯-烯丙醇共聚物的初期发展 | 第12-13页 |
1.3.2 苯乙烯-烯丙醇共聚物的中期发展 | 第13-14页 |
1.3.3 苯乙烯-烯丙醇共聚物的发展现状 | 第14页 |
1.4 苯乙烯-烯丙醇共聚物的应用 | 第14-19页 |
1.4.1 苯乙烯-烯丙醇树脂的传统应用 | 第15-16页 |
1.4.2 苯乙烯-烯丙醇共聚物的新型用途 | 第16-19页 |
1.5 高分子基固-固相变材料 | 第19-23页 |
1.5.1 相变材料简介 | 第19-20页 |
1.5.2 高分子接枝固-固相变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1.6.1 研究目的 | 第23-24页 |
1.6.2 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2 苯乙烯-烯丙醇共聚物的合成研究 | 第25-42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5-33页 |
2.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5-26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6-33页 |
2.2 测试与表征方法 | 第33-34页 |
2.2.1 产率计算 | 第33页 |
2.2.2 元素分析 | 第33-34页 |
2.2.3 红外光谱测试 | 第34页 |
2.2.4 热性能测定 | 第34页 |
2.2.5 黏均分子量测定 | 第34页 |
2.2.6 共聚物溶剂体系考察 | 第3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0页 |
2.3.1 引发剂与反应温度的选择 | 第34-36页 |
2.3.2 反应时间与产率的关系 | 第36-37页 |
2.3.3 两种控制共聚物组成方法的对比 | 第37-38页 |
2.3.4 SAA红外光谱解析 | 第38-39页 |
2.3.5 SAA热性能分析 | 第39-40页 |
2.3.6 SAA的黏均分子量 | 第40页 |
2.3.7 SAA的溶解性 | 第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3 提高烯丙醇转化率的探究 | 第42-49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42-44页 |
3.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42-43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3.2 苯乙烯-烯丙醇共聚物羟值的测定 | 第44-4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6-48页 |
3.3.1 升高聚合温度对烯丙醇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第46页 |
3.3.2 增加引发剂用量对烯丙醇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3.3.3 溶剂对烯丙醇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第47页 |
3.3.4 添加剂对烯丙醇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基于SAA为骨架的新型固-固相变材料的合成 | 第49-59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49-53页 |
4.1.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49-50页 |
4.1.2 基于SAA骨架的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合成 | 第50-53页 |
4.2 测试与表征 | 第53页 |
4.2.1 红外光谱测试 | 第53页 |
4.2.2 差示扫描量热测试 | 第53页 |
4.2.3 热重测试 | 第5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3-58页 |
4.3.1 SAA接枝共聚物红外光谱分析 | 第53-55页 |
4.3.2 SAA接枝共聚物相变行为的分析 | 第55-57页 |
4.3.3 SAA接枝共聚物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57-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总结 | 第59-60页 |
5.1 结论 | 第59页 |
5.2 创新点及课题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