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4页 |
1.1.1 箱形截面的特点 | 第10-11页 |
1.1.2 箱形梁的受力状态 | 第11-12页 |
1.1.3 特殊支承条件下箱梁剪力滞效应的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箱形梁的分析方法 | 第14-15页 |
1.2.2 箱梁剪力滞分析理论 | 第15-18页 |
1.2.3 剪力滞翘曲位移函数的研究 | 第18-19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 箱形梁剪力滞效应 | 第20-31页 |
2.1 概述 | 第20页 |
2.2 箱形梁剪力滞分析的变分法 | 第20-24页 |
2.2.1 剪力滞变形状态的描述 | 第20-22页 |
2.2.2 剪力滞翘曲位移模式 | 第22-23页 |
2.2.3 控制微分方程的建立 | 第23-24页 |
2.3 初参数解 | 第24-30页 |
2.3.1 初参数解的推导 | 第24-25页 |
2.3.2 边界条件 | 第25页 |
2.3.3 剪力滞单元刚度矩阵和等效节点力 | 第25-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箱形梁的约束扭转 | 第31-42页 |
3.1 按乌曼斯基理论建立约束扭转微分方程 | 第31-36页 |
3.1.1 箱形梁约束扭转分析的基本假设 | 第31页 |
3.1.2 约束扭转纵向位移 | 第31-32页 |
3.1.3 约束扭转翘曲正应力和双力矩 | 第32-33页 |
3.1.4 约束扭转总剪流和总扭矩 | 第33-34页 |
3.1.5 微分方程的建立 | 第34-36页 |
3.2 初参数解 | 第36-38页 |
3.2.1 初参数解的推导 | 第36-38页 |
3.2.2 边界条件 | 第38页 |
3.3 约束扭转单元刚度矩阵及等效节点力 | 第38-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特殊支承条件下薄壁箱梁的一维有限元分析 | 第42-56页 |
4.1 有限元分析主要步骤 | 第42-44页 |
4.2 正交支承箱梁单元刚度矩阵的建立 | 第44-47页 |
4.3 特殊支承箱梁单元刚度矩阵的建立 | 第47-52页 |
4.3.1 刚臂约束 | 第47-51页 |
4.3.2 单元刚度矩阵 | 第51-52页 |
4.4 箱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 第52-53页 |
4.5 特殊支承箱梁有限元电算程序MFRAME2 | 第53-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特殊支承条件下连续箱梁算例分析 | 第56-73页 |
5.1 三跨连续单箱单室箱梁算例 | 第56-59页 |
5.1.1 算例概况 | 第56-57页 |
5.1.2 箱形梁几何特性计算 | 第57-59页 |
5.2 连续箱梁内力分析 | 第59-63页 |
5.3 连续箱梁应力分析 | 第63-69页 |
5.3.1 ANSYS有限元模型 | 第63-65页 |
5.3.2 集中荷载作用于中跨跨中顶板中点时应力分析 | 第65-67页 |
5.3.3 集中荷载作用于中跨跨中腹板顶部时应力分析 | 第67-69页 |
5.4 特殊支承条件下箱梁剪力滞效应分析 | 第69-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