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人生观、人生哲学论文

柳宗元人生哲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引言第8-11页
1 柳宗元人生哲学形成的时代背景与人生历程第11-18页
    1.1 安史之乱及其后动荡的中唐社会第11-12页
        1.1.1 安史之乱的始末第11-12页
        1.1.2 安史之乱后的中唐社会第12页
    1.2 柳宗元坎坷的一生第12-18页
        1.2.1 家世与为学第12-15页
        1.2.2 官场“新锐”与过客第15-18页
2 柳宗元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第18-30页
    2.1 柳宗元的生命观第18-21页
        2.1.1“元气自动”与生命的本质第18-19页
        2.1.2“天人相分”与生命的构成第19-21页
        2.1.3“功者自功,祸者自祸”与生命的发展趋势第21页
    2.2 柳宗元的历史意识与人生抱负第21-24页
        2.2.1 对“天命”“神授”的“圣人之意”的人生置疑第21-23页
        2.2.2 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演进”说与人生价值的实现第23-24页
        2.2.3 重视“生人之意”的主张与对现实人生的重视第24页
    2.3 柳宗元的生死观第24-27页
        2.3.1 强忍痛苦,至死不低头第24-25页
        2.3.2 坚守君子生存之道,著书立说第25-27页
    2.4 柳宗元的修养观第27-30页
        2.4.1 植志笃道第27-29页
        2.4.2 韬义服和,外圆内方第29-30页
3 柳宗元人生哲学的基本特征第30-39页
    3.1 以民为本,笃行儒家理念的人生理想第30-33页
    3.2 兼容儒释道三教的人生态度第33-36页
    3.3 诗意人生的寄托方式第36-39页
4 柳宗元人生哲学的历史影响及现代启示第39-43页
    4.1 柳宗元人生哲学的历史影响第39-40页
        4.1.1 柳宗元人生哲学与儒学的复兴第39页
        4.1.2 柳宗元人生哲学对中国文学史的独特贡献第39-40页
        4.1.3 柳宗元人生哲学对其自身在思想史上的地位第40页
    4.2 柳宗元人生哲学的现代性启示第40-43页
        4.2.1 现代生命问题的主要体现第41-42页
        4.2.2 柳宗元人生哲学对生命的安顿第42-43页
结论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社会进化角度探究善恶根源
下一篇:徐复观对“五四”时期非孝思想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