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结构主义分析法视域下的软法资源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3页
    一、研究的缘由与目的第9-10页
    二、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10-13页
        (一) 结构主义分析方法第10-11页
        (二) 资源的类型化第11-12页
        (三) 研究思路第12-13页
第一章 结构与要素:法治结构与软法资源第13-23页
    一、软硬法结合的法治结构第13-17页
        (一) 软法资源与硬法资源:法治结构的层次性概念第13-14页
        (二) 软法资源与硬法资源的关联性第14-17页
    二、软法资源与其他法治资源的界分第17-20页
        (一) 软法资源与民间法资源的界分第17-19页
        (二) 软法资源与法治本土资源的界分第19-20页
    三、软法资源在法治结构中的重要作用第20-23页
        (一) 软法资源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可靠保障第20-21页
        (二) 软法资源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助推器第21-23页
第二章 软法的基础资源——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第23-26页
    一、意识形态领域对民主制度认知的发展历程第23-24页
        (一) 民主与专政关系的认识阶段第23-24页
        (二) 民主法制化的渐进阶段第24页
        (三) 十六大以来的民主建设理论第24页
    二、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之间的关系第24-26页
第三章 软法的人力资源——执政党第26-30页
    一、执政党的领导是法治的核心要素第26-27页
    二、执政党运用政策生成法治结构第27-28页
        (一) 统一配置法治结构诸要素第27页
        (二) 协同构建软、硬法结合的约束方式第27-28页
    三、执政党宏观掌控法治的运行第28-30页
第四章 软法的智力资源—政协制度和公民参与机制第30-35页
    一、政治协商制度第30-33页
        (一) 政治协商制度的软法属性分析第30-32页
        (二) 政治协商制度对法治的作用第32-33页
    二、公民参与机制第33-35页
        (一) 公民参与高度契合法治精神第33页
        (二) 公民参与法治运行的软法方式第33-35页
结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0页
附录第40-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宪法关系视角下受教育权实现机制研究
下一篇:边防辖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研究--以抚远市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