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1页 |
引言 | 第13页 |
1.1 选题来源 | 第13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3-33页 |
1.2.1 石油能源紧缺和生物柴油发展 | 第13-14页 |
1.2.2 国内外生物柴油研究进展概述 | 第14-28页 |
1.2.3 国内外生物柴油发展及应用 | 第28-33页 |
1.3 生物柴油质量标准 | 第33-36页 |
1.4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36-37页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37-41页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7-39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39-41页 |
第二章 生物柴油动力学研究基础 | 第41-59页 |
引言 | 第41页 |
2.1 动力系统研究进展概况 | 第41-42页 |
2.1.1 确定动力系统 | 第41-42页 |
2.1.2 随机动力系统 | 第42页 |
2.2 反应动力学基本理论及模型 | 第42-47页 |
2.2.1 常见的反应动力学模型 | 第43页 |
2.2.2 反应速率方程 | 第43-45页 |
2.2.3 阿累尼乌斯方程 | 第45-47页 |
2.3 随机动力学基本理论及模型 | 第47-56页 |
2.3.1 基本理论 | 第47-51页 |
2.3.2 随机化学反应系统 | 第51-56页 |
2.4 随机系统及动力学模型发展前沿 | 第56-58页 |
2.4.1 随机响应的研究 | 第56-57页 |
2.4.2 随机混沌的研究 | 第57页 |
2.4.3 混沌同步与控制 | 第57-58页 |
2.4.4 随机动力系统的数值方法研究 | 第5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三章 原料油理化性能对比及成分分析方法建立 | 第59-76页 |
引言 | 第59页 |
3.1 原料油常规理化性能测定及对比 | 第59-64页 |
3.1.1 植物原料油的皂化值测定及对比 | 第59-60页 |
3.1.2 植物原料油的平均分子量测定及对比 | 第60-61页 |
3.1.3 植物原料油的碘值测定及对比 | 第61-62页 |
3.1.4 植物原料油酸值的测定及对比 | 第62-63页 |
3.1.5 植物原料油过氧化值测定及对比 | 第63-64页 |
3.2 植物油是我国生物柴油制备理想原料油的补充 | 第64-67页 |
3.2.1 动物油脂不符合我国基本国情 | 第64页 |
3.2.2 废弃油脂是理想原料油同时问题突出 | 第64-65页 |
3.2.3 植物油可作为理想原料油补充 | 第65-67页 |
3.3 植物原料油及生物柴油成分分析方法建立 | 第67-75页 |
3.3.1 实验部分 | 第68-69页 |
3.3.2 结果与讨论 | 第69-74页 |
3.3.3 植物原料油脂肪酸组成测定及对比 | 第74-7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四章 两步法制备生物柴油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 第76-120页 |
引言 | 第76-77页 |
4.1 两步法制备生物柴油试验设计 | 第77-82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77-79页 |
4.1.2 主要试验装置 | 第79-80页 |
4.1.3 试验方法 | 第80-82页 |
4.2 反应产物分析方法简介 | 第82-84页 |
4.2.1 酸值测定法 | 第82-83页 |
4.2.2 甘油含量测定法 | 第83-84页 |
4.2.3 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 | 第84页 |
4.3 菜籽油两步法制备生物柴油试验结果及讨论 | 第84-99页 |
4.3.1 菜籽油亚临界流体中水解反应试验结果及讨论 | 第84-95页 |
4.3.2 菜籽油脂肪酸超临界流体中酯化反应试验结果及讨论 | 第95-99页 |
4.4 菜籽油两步法制备生物柴油参数优化研究 | 第99-117页 |
4.4.1 菜籽油水解反应转化率响应面数学模型及分析 | 第100-108页 |
4.4.2 菜籽油脂肪酸酯化反应转化率响应面数学模型及分析 | 第108-117页 |
4.5 试验误差分析 | 第117页 |
4.6 菜籽油生物柴油产品性能指标及测定结果 | 第117-119页 |
4.6.1 菜籽油生物柴油性能测定指标 | 第117-118页 |
4.6.2 生物柴油性能测定方法及结果 | 第118-11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19-120页 |
第五章 两步法制备生物柴油的随机动力学研究 | 第120-146页 |
引言 | 第120页 |
5.1 亚临界流体中菜籽油水解反应的动力学模型 | 第120-123页 |
5.1.1 反应级数、反应速率方程的确定 | 第120-123页 |
5.1.2 水解活化能的确定 | 第123页 |
5.2 超临界流体中菜籽油酯化反应的动力学模型 | 第123-126页 |
5.2.1 反应级数、反应速率方程的确定 | 第124-125页 |
5.2.2 酯化活化能的确定 | 第125-126页 |
5.3 亚临界流体中菜籽油水解反应的随机动力学模型 | 第126-137页 |
5.3.1 亚临界水解过程中的随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126-129页 |
5.3.2 亚临界中的随机动力学模型特性分析 | 第129-135页 |
5.3.3 亚临界中的随机动力学模型验证 | 第135-137页 |
5.4 超临界流体中菜籽油酯化反应的随机动力学模型 | 第137-144页 |
5.4.1 超临界中随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137-140页 |
5.4.2 超临界流体中的随机动力学模型特性分析 | 第140-142页 |
5.4.3 超临界中的随机动力学模型验证 | 第142-14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44-146页 |
第六章 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评价研究 | 第146-155页 |
引言 | 第146页 |
6.1 低温流动性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146-147页 |
6.2 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评价方法 | 第147页 |
6.3 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性能试验 | 第147-151页 |
6.3.1 试验设计 | 第147-149页 |
6.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49-151页 |
6.4 低温流动性改进性能综合评价 | 第151-154页 |
6.4.1 评价指标分析 | 第151-152页 |
6.4.2 DEA评价模型 | 第152-153页 |
6.4.3 评价分析 | 第153-154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54-15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5-158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155-157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157-158页 |
参考文献 | 第158-171页 |
致谢 | 第171-172页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情况 | 第172-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