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基于STM32单片机的动力锂电池管理系统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3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1 国外电池管理发展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电池管理发展现状第12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第2章 电池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第13-19页
    2.1 磷酸铁锂电池的工作特性第13-17页
        2.1.1 磷酸铁锂电池的充放电特性第13-15页
        2.1.2 磷酸铁锂电池的温度特性第15页
        2.1.3 锂电池组的均衡特性第15页
        2.1.4 磷酸铁锂电池的开路电压与容量第15-16页
        2.1.5 实验时所用磷酸铁锂电池参数第16-17页
    2.2 电池管理系统与整车的电器架构第17页
    2.3 电池管理系统总体设计第17-19页
第3章 电池组均衡拓扑的研究第19-35页
    3.1 有损均衡第19-20页
    3.2 无损均衡第20-34页
        3.2.1 基于电容器的均衡拓扑第21-23页
        3.2.2 基于电感器的均衡拓扑第23-30页
        3.2.3 基于变压器的拓扑第30-34页
    3.3 多层电感法与开关网络反激拓扑的比较第34-35页
第4章 电池管理系统硬件设计第35-45页
    4.1 单片机选型第36-37页
    4.2 单体电压采集电路第37-39页
    4.3 电池温度采集电路第39页
    4.4 供电部分第39-42页
    4.5 开关量的输入第42页
    4.6 继电器输出端口第42-43页
    4.7 电流采集电路第43-44页
    4.8 CAN通信电路第44-45页
第5章 电池管理系统软件设计第45-51页
    5.1 主程序流程图第45-46页
    5.2 软件开发环境第46页
    5.3 单体电压采集模块第46-47页
    5.4 CAN通信的实现第47-48页
    5.5 温度的控制第48-49页
    5.6 均衡电路的控制第49-51页
第6章 总结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黄素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下一篇:利用乳清高产2,3-丁二醇的发酵优化及菌株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