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测量的学术期刊网站仿冒行为特征分析及识别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15-17页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16-17页 |
第2章 网络钓鱼攻击及检测相关技术介绍 | 第17-27页 |
2.1 网络钓鱼和假冒网站 | 第17-24页 |
2.1.1 网络钓鱼的基本原理 | 第17-19页 |
2.1.2 网络钓鱼的主要途径 | 第19-20页 |
2.1.3 假冒网站 | 第20-21页 |
2.1.4 网络钓鱼的技术手段 | 第21-24页 |
2.2 假冒网站的检测技术 | 第24-26页 |
2.2.1 培养用户的反钓鱼技能 | 第24页 |
2.2.2 基于黑白名单的钓鱼检测技术 | 第24-25页 |
2.2.3 基于链接分析的钓鱼检测技术 | 第25页 |
2.2.4 启发式检测技术 | 第25-26页 |
2.2.5 存在的问题 | 第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学术期刊网站仿冒行为特征提取与分析 | 第27-39页 |
3.1 基本概念 | 第27-30页 |
3.1.1 网站的URL | 第27-28页 |
3.1.2 网页的内容 | 第28-30页 |
3.1.3 网站的域名信息 | 第30页 |
3.2 网站特征值的提取与分析 | 第30-38页 |
3.2.1 真假学术期刊网页URL的提取过程 | 第30-31页 |
3.2.2 URL特征提取与分析 | 第31-33页 |
3.2.3 网站域名信息特征提取与分析 | 第33-35页 |
3.2.4 网页内容特征值的提取与分析 | 第35-37页 |
3.2.5 特征值的处理 | 第37-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检测学术期刊假冒网站的改进方法 | 第39-49页 |
4.1 基本概念 | 第39-42页 |
4.1.1 支持向量机(SVM) | 第39-42页 |
4.2 基于SVM的学术假冒检测流程 | 第42-45页 |
4.2.1 支持向量机的核函数选择 | 第42-43页 |
4.2.2 分类器的构造 | 第43页 |
4.2.3 用分类器进行分类 | 第43-45页 |
4.3 基于特征值的学术假冒网站检测流程 | 第45-48页 |
4.3.1 提取网页特征初步判断 | 第45-46页 |
4.3.2 特征值的抽取和处理 | 第46-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5页 |
5.1 实验环境 | 第49页 |
5.2 实验过程 | 第49-52页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