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蔬菜园艺论文--白菜类论文

芸薹种与甘蓝种杂交获得新种质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5页
   ·芸薹属 A、B、C 基因组亲缘关系的研究第13页
   ·远缘杂交及其在芸薹属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第13-20页
     ·远缘杂交简介第13-14页
     ·远缘杂交的生殖障碍及克服方法第14-16页
     ·远缘杂种的鉴定第16-17页
     ·远缘杂种的细胞遗传学特点第17-19页
     ·远缘杂交在芸薹属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第19-20页
   ·植物异源多倍体的研究进展第20-23页
     ·异源多倍体产生的途径第20-21页
     ·异源多倍体的鉴定第21-22页
     ·人工异源多倍体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第22-23页
   ·作物异染色体系的创建及其应用第23-24页
     ·异附加系第23页
     ·异代换系第23-24页
     ·易位系第24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4-25页
第二章 菜薹—青花菜单体异附加系的建立第25-46页
   ·材料与方法第25-26页
     ·试验材料第25页
     ·试验方法第25-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42页
     ·菜薹—青花菜种间异源双二倍体 AACC 的获得与鉴定第26-29页
     ·菜薹—青花菜种间异源三倍体 AAC 的合成及其生殖特性研究第29-33页
     ·菜薹—青花菜单体异附加系的获得与鉴定第33-42页
   ·讨论第42-46页
     ·菜薹—青花菜异源双二倍体的获得及应用第42-43页
     ·菜薹—青花菜异源三倍体的获得第43页
     ·菜薹—青花菜异源双二倍体、异源三倍体减数分裂时期的染色体行为第43页
     ·菜薹—青花菜异附加系的创建第43-44页
     ·菜薹—青花菜异附加系的应用第44-45页
     ·菜薹—青花菜异附加系的保存第45-46页
第三章 菜薹—芥蓝种间杂种的获得与鉴定第46-58页
   ·材料与方法第46-47页
     ·材料第46页
     ·方法第46-47页
   ·结果与分析第47-56页
     ·菜薹与芥蓝种间杂交的亲和性第47-48页
     ·菜薹—芥蓝种间杂种 F_1的形态特征及细胞学鉴定第48-51页
     ·菜薹—芥蓝种间杂种 F_1的花粉特性第51-53页
     ·菜薹—芥蓝杂种 F_1的人工染色体加倍第53-55页
     ·菜薹—芥蓝杂种 F_2代的田间表现第55-56页
   ·讨论第56-58页
     ·菜薹与芥蓝种间杂交的亲和性第56页
     ·菜薹与芥蓝种间异源双二倍体的性状分离第56页
     ·秋水仙素浸根法诱导植株染色体加倍第56页
     ·菜薹与芥蓝种间异源双二倍体的应用价值第56-58页
第四章 大白菜与紫甘蓝种间杂种的获得与鉴定第58-69页
   ·材料与方法第58-59页
     ·材料第58页
     ·方法第58-59页
   ·结果与分析第59-67页
     ·大白菜与紫甘蓝种间杂种 F_1植株的获得第59-60页
     ·大白菜与紫甘蓝种间杂种 F_1的形态特征及花粉特性第60-64页
     ·杂种 F_1的染色体数目鉴定第64-65页
     ·双亲、杂种 F_2及 BC1的田间表现第65-67页
   ·讨论第67-69页
     ·大白菜与紫甘蓝种间杂交的亲和性第67-68页
     ·大白菜与紫甘蓝杂种 F_1的染色体自然加倍现象第68页
     ·假杂种形成的原因及花粉的育性第68页
     ·杂种后代紫色性状的表现第68-69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9页
附录第79-81页
致谢第81-82页
作者简历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菜类作物控制叶片形态QTL定位与分析
下一篇:番茄抗黄化曲叶病基因Ty-2的精细定位及不同抗性基因效应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