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区域金融竞争力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区域金融竞争力研究相关理论 | 第21-29页 |
2.1 区域金融竞争力的内涵界定 | 第21-22页 |
2.1.1 竞争力 | 第21-22页 |
2.1.2 区域金融竞争力 | 第22页 |
2.2 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2.2.1 IMD和WEF竞争力理论 | 第22-24页 |
2.2.2 波特产业竞争力理论 | 第24-25页 |
2.2.3 金融发展理论 | 第25-26页 |
2.3 评价方法 | 第26-29页 |
2.3.1 现有评价方法综述 | 第26-28页 |
2.3.2 评价方法的选取 | 第28-29页 |
第3章 长沙市区域金融竞争力现实考察 | 第29-41页 |
3.1 长沙市区域金融竞争力现状 | 第29-36页 |
3.1.1 金融竞争力水平整体居中 | 第30-31页 |
3.1.2 直接融资领跑中部省会城市 | 第31-33页 |
3.1.3 金融发展软环境全国最优 | 第33-36页 |
3.2 长沙市区域金融竞争力发展环境分析 | 第36-41页 |
3.2.1 竞争优势 | 第36-37页 |
3.2.2 竞争劣势 | 第37-39页 |
3.2.3 发展机遇 | 第39-40页 |
3.2.4 面临挑战 | 第40-41页 |
第4章 长沙市区域金融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41-54页 |
4.1 区域金融竞争力比较分析指标体系设立 | 第41-43页 |
4.1.1 指标体系设立原则 | 第41页 |
4.1.2 指标的选取及指标体系的框架 | 第41-43页 |
4.2 长沙市区域金融竞争力分析 | 第43-47页 |
4.2.1 指标体系权重设计 | 第43-44页 |
4.2.2 长沙市金融竞争力指数评价分析 | 第44-47页 |
4.3 区域金融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47-54页 |
4.3.1 与中部省会城市比较 | 第48-50页 |
4.3.2 与西部省会城市比较 | 第50-52页 |
4.3.3 与东部省会城市比较 | 第52-54页 |
第5章 提升长沙市区域金融竞争力的战略思考 | 第54-62页 |
5.1 提高金融发展整体质量 | 第54-56页 |
5.1.1 协调金融市场发展 | 第54-55页 |
5.1.2 健全现代金融组织体系 | 第55页 |
5.1.3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第55-56页 |
5.2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 第56-58页 |
5.2.1 积极发展与民生紧密结合的金融新业态 | 第56-57页 |
5.2.2 促进金融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 | 第57-58页 |
5.3 打造长沙市金融发展新格局 | 第58-60页 |
5.3.1 全面建设金融业功能集聚区 | 第58-59页 |
5.3.2 全面提升金融业开放发展水平 | 第59-60页 |
5.4 审慎处理金融创新与监管平衡关系 | 第60-62页 |
5.4.1 提升金融创新层次 | 第60-61页 |
5.4.2 提升金融监管有效性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