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2 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10-15页 |
1.2.1 国内外坎儿井发展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坎儿井维护加固技术研究 | 第12-13页 |
1.2.3 坎儿井地区的特殊岩土及路基综合处治技术研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坎儿井地区典型公路项目案例概况 | 第18-26页 |
2.1 总体情况 | 第18-21页 |
2.1.1 坎儿井的结构情况 | 第18-19页 |
2.1.2 坎儿井与项目路线的交叉情况 | 第19-20页 |
2.1.3 坎儿井路段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2.2 自然地理 | 第21-26页 |
2.2.1 气象条件 | 第21-22页 |
2.2.2 地形地貌 | 第22-23页 |
2.2.3 区域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 | 第23-24页 |
2.2.4 水文地质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坎儿井地区公路病害及特殊性岩土 | 第26-37页 |
3.1 既有道路常见病害 | 第26-30页 |
3.1.1 公路病害表象及结构层特征 | 第26-27页 |
3.1.2 路面破损率、车辙及行驶质量调查及病害分析 | 第27-29页 |
3.1.3 现有老路路基土含盐状况调查 | 第29-30页 |
3.2 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 | 第30-35页 |
3.2.1 盐渍土 | 第30-32页 |
3.2.2 高压缩性土 | 第32页 |
3.2.3 坎儿井 | 第32-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坎儿井地区地质特征试验分析及评价 | 第37-58页 |
4.1 沿线工程勘察技术方法及地质分区 | 第37页 |
4.1.1 勘察技术及方法 | 第37页 |
4.1.2 沿线工程地质分区 | 第37页 |
4.2 土的物理试验 | 第37-55页 |
4.2.1 固结试验及结果 | 第37-40页 |
4.2.2 液塑限测定试验及结果 | 第40-42页 |
4.2.3 含水率测定试验(烘干法)及结果 | 第42-44页 |
4.2.4 压实度测定试验(灌砂法)及结果 | 第44-47页 |
4.2.5 易溶盐测定试验及结果 | 第47-55页 |
4.3 地质特征分析评价 | 第55-57页 |
4.3.1 分段分析评价 | 第55-56页 |
4.3.2 综合分析评价 | 第56-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坎儿井地区公路特殊路基处治机理及技术方案 | 第58-67页 |
5.1 概述 | 第58页 |
5.2 盐渍土公路路基处治机理及技术 | 第58-61页 |
5.2.1 混凝土防护措施 | 第58-59页 |
5.2.2 公路路基防护措施 | 第59-60页 |
5.2.3 本项目推荐方案 | 第60-61页 |
5.3 压缩性土公路路基处治机理及技术 | 第61-63页 |
5.3.1 土的压缩性原理 | 第61-62页 |
5.3.2 压缩性土处治技术 | 第62-63页 |
5.3.3 本项目推荐方案 | 第63页 |
5.4 公路压覆坎儿井保护加固技术措施 | 第63-66页 |
5.4.1 一般加固措施 | 第63-65页 |
5.4.2 本项目推荐方案 | 第65-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第67-79页 |
6.1 工程概况 | 第67-68页 |
6.2 特殊路基处治方案 | 第68-70页 |
6.2.1 盐渍土路段 | 第68页 |
6.2.2 高压缩性土路段 | 第68-69页 |
6.2.3 压覆坎儿井暗渠路段 | 第69-70页 |
6.3 有限元分析验算 | 第70-77页 |
6.3.1 理论基础 | 第70-75页 |
6.3.2 有限元计算 | 第75-77页 |
6.3.3 主要结论 | 第77页 |
6.4 项目交工质量审定情况 | 第77-7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9-82页 |
7.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第79-81页 |
7.2 主要创新点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主要工作业绩及发表的论文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