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导论 | 第11-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2.1 权变理论 | 第14页 |
2.2 环境与战略 | 第14-15页 |
2.3 战略与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2.3.1 组织结构跟随战略 | 第15-16页 |
2.3.2 战略跟随组织结构 | 第16页 |
2.3.3 战略与组织结构相互影响 | 第16页 |
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6-17页 |
2.5 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 第17-20页 |
2.5.1 国外营运资金管理的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2.5.2 国内营运资金管理的相关研究 | 第18-20页 |
3 案例描述 | 第20-35页 |
3.1 海尔集团发展战略演变及重大事件描述 | 第20-24页 |
3.1.1 海尔集团简介 | 第20页 |
3.1.2 海尔集团战略 | 第20-21页 |
3.1.3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 | 第21-22页 |
3.1.4 重大历史事件回顾 | 第22-24页 |
3.2 青岛海尔各战略发展阶段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统计描述 | 第24-35页 |
3.2.1 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周转期绩效评价指标及分析 | 第24-26页 |
3.2.2 现金能力评价指标及分析 | 第26-28页 |
3.2.3 运营能力评价指标及分析 | 第28-30页 |
3.2.4 偿债能力评价指标及分析 | 第30-35页 |
4 全球化战略阶段之前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的持续改进 | 第35-47页 |
4.1 名牌战略阶段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 第35-38页 |
4.1.1 针对卖方市场供小于求的名牌战略 | 第35页 |
4.1.2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 第35-36页 |
4.1.3 相对粗犷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 第36-38页 |
4.2 多元化战略阶段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 第38-42页 |
4.2.1 针对买方市场个性化需求的多元化战略 | 第38页 |
4.2.2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 第38-39页 |
4.2.3 较为孤立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 第39-42页 |
4.3 国际化战略阶段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 第42-47页 |
4.3.1 为谋求更大市场、更高知名度的国际化战略 | 第42页 |
4.3.2 市场链组织结构 | 第42-43页 |
4.3.3 基于业务流程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 第43-47页 |
5 全球化战略阶段以来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的持续改进 | 第47-74页 |
5.1 全球化战略阶段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 第47-58页 |
5.1.1 针对经济全球化的全球化品牌战略 | 第47页 |
5.1.2 “倒金字塔”式组织结构 | 第47-48页 |
5.1.3 业务财务一体化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 第48-58页 |
5.2 网络化战略阶段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 第58-74页 |
5.2.1 顺应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化战略 | 第58-59页 |
5.2.2 动态开放型网状组织结构 | 第59-61页 |
5.2.3 “企业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 第61-68页 |
5.2.4 网络化战略至今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及分析 | 第68-74页 |
6 结论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个人简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