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高送转”动因研究--基于海润光伏公司案例分析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简单评析第11-16页
        1.2.1 上市公司股票送转的动机研究第11-14页
        1.2.2 上市公司股票送转的效应研究第14-16页
        1.2.3 简要评述第16页
    1.3 本文创新点第16-17页
第2章“高送转”概念和有关理论第17-29页
    2.1“高送转”概念及特征分析第17-18页
        2.1.1“高送转”界定第17页
        2.1.2 送转股概念分析第17-18页
        2.1.3“高送转”股票特征第18页
    2.2 股利分配理论第18-23页
        2.2.1 股利无关论第18-19页
        2.2.2 股利相关论第19-21页
        2.2.3 股利支付形式第21-23页
    2.3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3-24页
    2.4 有效市场假说第24-29页
        2.4.1 有效的资本市场定义第25-26页
        2.4.2 有效市场假说的三种形态第26-27页
        2.4.3 有效市场假说的意义第27-29页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高送转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第29-38页
    3.1 上市公司高送转现状第29-30页
    3.2 上市公司高送转影响因素分析第30-38页
        3.2.1 市场反应影响因素第30-31页
        3.2.2 流动性影响因素第31-33页
        3.2.3 信号传递影响因素第33-34页
        3.2.4 公司治理结构影响因素第34-35页
        3.2.5 股本规模影响因素第35-36页
        3.2.6 公司送转能力影响因素第36-38页
第4章 海润光伏股票“高送转”过程与结果第38-46页
    4.1 海润光伏公司概况第38页
    4.2 海润光伏“高送转”背景及过程第38-42页
        4.2.1 海润光伏“高送转”背景第38-39页
        4.2.2 海润光伏“高送转”过程第39-42页
    4.3 海润光伏“高送转”结果第42-46页
        4.3.1 资本市场反应第42-43页
        4.3.2 媒体反应第43页
        4.3.3 投资者反应第43-44页
        4.3.4 证券监管部门反应第44-46页
第5章 海润光伏进行“高送转”的动因分析第46-53页
    5.1 海润光伏拟“高送转”动因第46-49页
        5.1.1 主要动因:内幕交易第46-47页
        5.1.2 重要动因:市值管理第47-48页
        5.1.3 重要动因:迎合投资者第48-49页
    5.2 *ST海润实施“高送转”动因第49-53页
        5.2.1 股本扩张动因第49-50页
        5.2.2 股票流动性动因第50-53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53-56页
    6.1 结论第53页
    6.2 建议第53-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商业银行综合风险评估实证研究
下一篇: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研究--以民生银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