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传媒定向增发的案例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文献评述 | 第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第14-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定向增发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5页 |
2.1 定向增发的政策规定 | 第17-19页 |
2.1.1 定向增发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17-18页 |
2.1.2 定向增发的流程安排 | 第18-19页 |
2.2 定向增发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2.2.1 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 | 第19页 |
2.2.2 定向增发与其他融资方式的比较 | 第19-20页 |
2.3 定向增发的主要动机 | 第20-22页 |
2.3.1 发行方动机 | 第20-21页 |
2.3.2 认购方动机 | 第21-22页 |
2.4 定向增发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4.1 市场反应 | 第22页 |
2.4.2 信号传递假说 | 第22-23页 |
2.4.3 绩效影响 | 第23页 |
2.4.4“圈钱”动机假说 | 第23-25页 |
3.光线传媒定向增发的案例回顾 | 第25-29页 |
3.1 案例背景及行业现状 | 第25-26页 |
3.1.1 双方公司概况 | 第25页 |
3.1.2 行业现状 | 第25-26页 |
3.2 光线传媒定向增发的具体实施方案 | 第26-29页 |
3.2.1 光线传媒定向增发方案 | 第26-27页 |
3.2.2 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 | 第27-29页 |
4.光线传媒定向增发的案例研究 | 第29-46页 |
4.1 动因分析 | 第29-31页 |
4.1.1.发行方动因 | 第29-30页 |
4.1.2 认购方动因 | 第30-31页 |
4.2 市场反应 | 第31-36页 |
4.2.1 短期市场反应 | 第31-34页 |
4.2.2 长期市场反应 | 第34-36页 |
4.3 非财务绩效分析 | 第36-38页 |
4.3.1 股权结构的变化 | 第36-37页 |
4.3.2 主营业务结构的变化 | 第37-38页 |
4.3.3 经营规模的变化 | 第38页 |
4.3.4 资本结构的变化 | 第38页 |
4.4 财务绩效分析 | 第38-46页 |
4.4.1 会计指标分析 | 第38-39页 |
4.4.2 财务比率分析 | 第39-40页 |
4.4.3 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 第40-42页 |
4.4.4 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 第42-43页 |
4.4.5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 第43-44页 |
4.4.6 发展能力指标分析 | 第44-46页 |
5.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46-5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6-47页 |
5.2 建议 | 第47-50页 |
5.2.1 完善定向增发基准价格的确定标准 | 第47-48页 |
5.2.2 谨慎选择合作对象 | 第48页 |
5.2.3 熟悉相关政策法规 | 第48页 |
5.2.4 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