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地震勘探论文

渤海海域第三系层序地层模式及地震储层预测技术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前言第11-15页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1页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1-13页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3页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第13-15页
2 地震储层预测研究现状第15-24页
   ·层序地层研究现状第15-17页
     ·层序地层学概述第15-17页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第17页
   ·地震储层预测研究现状第17-22页
     ·储层预测的地质模式第17-18页
     ·二维地震时代—地震地层学与宏观地震相进行沉积体预测第18-19页
     ·三维地震时代—层序地层学与地震属性进行沉积体预测第19-21页
       ·层序地层学、地震属性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9-21页
       ·层序地层学结合地震属性分析进行储层预测第21页
     ·利用地震沉积学进行储层预测第21-22页
   ·渤海少井勘探储层预测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22-24页
3 渤海海域基本地质特征第24-32页
   ·区域地层特征第24-28页
     ·前第三系地层第24-26页
     ·古近系断陷期地层第26-28页
     ·新近系拗陷期地层第28页
   ·渤海海域主要构造特征第28-32页
     ·构造演化第28-29页
     ·盆地基本构造格架第29-32页
       ·构造单元划分第29-30页
       ·断裂基本特征第30-32页
4 地质-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的地质模式第32-59页
   ·时、空、源动态控砂模式第32-33页
   ·时间因素—层序演化控制砂体内部构型第33-52页
     ·断陷期构造-层序地层与砂体特征第34-35页
     ·断拗期湖平面-层序地层与砂体特征第35-41页
       ·东营组湖平面变化研究第36-40页
       ·湖平面变化对东二层序发育与砂体特征的控制作用第40-41页
     ·拗陷期气候-层序地层与砂体特征第41-52页
       ·层序发育主控因素分析-古气候变化与湖平面变化第42-46页
       ·明下段层序划分及气候变化对层序发育的控制作用第46-52页
   ·空间因素—古地貌变迁控制各砂体间垂向叠置关系第52-55页
   ·物源因素—动态物源控制砂体规模及其变化第55-59页
     ·“动态物源”的概念第55-56页
     ·动态物源控砂机理第56-59页
5 地质-地震储层预测技术与应用实例第59-95页
   ·地质-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的核心与层次第59-61页
     ·地质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的核心第59页
     ·地质与地震结合的第一层次第59-60页
     ·地质与地震结合的第二层次第60-61页
   ·地质-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的富砂区和砂体特征预测方法第61-68页
     ·地震属性成因分析预测富砂区的方法及研究实例第61-67页
     ·地震相特征动态分析预测砂体特征的方法及研究实例第67-68页
   ·地质-地震储层预测技术中的砂体尖灭线刻画方法第68-74页
     ·瞬时谱分析刻画尖灭线的基本原理第69-70页
     ·三角洲砂岩尖灭线的刻画研究实例第70-74页
   ·地质-地震储层预测技术中的砂体描述方法第74-95页
     ·基于地震-微相组合的砂体描述方法概述第74-75页
     ·高精度层序格架下成因砂体地质地球物理响应分析第75-76页
     ·砂体解释和地震-微相组合分析第76-77页
     ·地震-微相组合分析研究实例第77-95页
       ·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第77-78页
       ·高精度层序格架下成因砂体地质地球物理响应分析第78-91页
       ·BZ34 井区各准层序组砂体解释和地震微相组合分析第91-95页
6 结论第95-98页
致谢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8页
附录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甘肃省玉门市产业转型对策
下一篇: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火山机构及天然气成藏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