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徐变与收缩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混凝土收缩徐变研究历程第13-15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5-18页
第二章 混凝土收缩徐变机理及计算理论第18-34页
    2.1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机理第18-20页
        2.1.1 混凝土的收缩机理第18-19页
        2.1.2 混凝土的徐变机理第19-20页
    2.2 混凝土收缩徐变计算理论及概述第20-31页
        2.2.1 基本概念第20-21页
        2.2.2 计算理论第21-25页
        2.2.3 常用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模型第25-31页
    2.3 本章小结第31-34页
第三章 混凝土收缩徐变本构关系第34-62页
    3.1 混凝土徐变本构关系的确定第34-40页
        3.1.1 老化理论的本构关系第34-35页
        3.1.2 国内公路桥涵规范规定的本构关系第35-36页
        3.1.3 ANSYS中徐变计算的原理第36-40页
    3.2 ANSYS中徐变系数的确定第40-41页
    3.3 混凝土收缩本构关系的确定第41-42页
    3.4 ANSYS中收缩系数的确定第42-43页
    3.5 对于ANSYS计算收缩徐变正确性的检验第43-60页
        3.5.1 自由徐变第43-48页
        3.5.2 素混凝土自由收缩的验算第48-51页
        3.5.3 钢筋混凝土徐变验算第51-56页
        3.5.4 钢筋混凝土收缩验算第56-58页
        3.5.5 钢筋混凝土收缩徐变同时计算的原理第58-60页
    3.6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四章 简支组合梁的收缩徐变效应计算第62-82页
    4.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62-64页
    4.2 简支组合梁的收缩徐变机理第64-65页
    4.3 简支组合梁收缩徐变理论计算介绍第65-67页
    4.4 简支组合梁收缩徐变ANSYS模拟计算第67-80页
        4.4.1 简支梁理论计算过程第69-71页
        4.4.2 简支梁ANSYS模拟计算过程第71-73页
        4.4.3 简支组合梁理论计算与ANSYS计算对比第73-76页
        4.4.4 型钢高度对于简支组合梁收缩徐变效应影响第76-78页
        4.4.5 混凝土板内配筋率对于组合梁收缩徐变的影响第78-80页
    4.5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五章 连续组合梁收缩徐变效应计算第82-92页
    5.1 连续组合梁受力特性介绍第82-83页
    5.2 素混凝土连续梁的徐变计算第83-86页
        5.2.1 素混凝土连续梁的理论计算第83-85页
        5.2.2 素混凝土连续梁的数值计算第85-86页
    5.3 ANSYS模拟连续组合梁的收缩徐变效应第86-90页
        5.3.1 ANSYS中模型的建立第87页
        5.3.2 连续组合梁瞬时应力应变分布情况第87-88页
        5.3.3 连续组合梁应力应变随时间变化情况第88-90页
    5.4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2-94页
    6.1 结论第92-93页
    6.2 展望第93-94页
致谢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2页
附录 A第102-112页
附录 B(攻读学术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压电智能骨料的钢管混凝土柱应力监测与损伤诊断
下一篇:饱和—非饱和红黏土中溶质迁移机理及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