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0页 |
1.1 PPR研究现状 | 第10-19页 |
1.1.1 PPR结构 | 第11-15页 |
1.1.2 PPR鉴定 | 第15页 |
1.1.3 PPR功能 | 第15-18页 |
1.1.4 PPR进化 | 第18-19页 |
1.2 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1.2.1 DNA测序技术研究发展 | 第19-23页 |
1.2.2 植物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7-28页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8-30页 |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 第30-36页 |
2.1 物种数据的获得 | 第30页 |
2.2 PPR鉴定 | 第30-35页 |
2.2.1 Pfam鉴定方法 | 第30页 |
2.2.2 新鉴定方法 | 第30-34页 |
2.2.3 PPR基因鉴定结果统计、比较分析 | 第34页 |
2.2.4 鉴定到的PPR基因所对应的蛋白结构域分析 | 第34页 |
2.2.5 蛋白结构域logo分析 | 第34-35页 |
2.3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6-50页 |
3.1 PPR基因的鉴定 | 第36-44页 |
3.1.1 不同方法的鉴定结果比较 | 第36-40页 |
3.1.2 不同PPR基因类别在不同物种中的比较分析 | 第40-42页 |
3.1.3 不同PPR蛋白结构域的比较分析 | 第42-44页 |
3.2 PPR蛋白的系统发育比较 | 第44-47页 |
3.2.1 物种内进化分析 | 第44-46页 |
3.2.2 物种间进化分析 | 第46-47页 |
3.3 高等植物中PPR基因爆炸式扩增的可能原因 | 第47-50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0-53页 |
4.1 结论 | 第50页 |
4.2 讨论 | 第50-51页 |
4.3 存在问题和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1:数据来源列表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