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农民政策认同问题研究--基于辉县的实证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25页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一)选题背景第11-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0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3-18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8-19页
        (三)研究述评第19-20页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0-22页
    四、创新与不足第22-25页
第二章 基本理论概述第25-31页
    一、概念界定第25-28页
        (一)新型农村社区第25-26页
        (二)公共政策第26-27页
        (三)政策认同第27-28页
    二、理论基础第28-31页
        (一)史密斯的过程模型第28-29页
        (二)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第29页
        (三)公民参与理论第29-31页
第三章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地方实践:辉县案例第31-37页
    一、建设背景第31-32页
    二、相关政策及建设措施第32-33页
    三、拆迁补偿方案第33-34页
    四、成效与经验第34-37页
第四章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政策认同面临的问题第37-47页
    一、政策方案层面农民政策认同面临的问题第37-39页
        (一)农民难以深入了解政策第37-38页
        (二)农民难以评价政策方案第38页
        (三)农民难以参与方案制定第38-39页
    二、政策执行主体层面农民政策认同面临的问题第39-42页
        (一)干部个人权威超越法理权威第39-40页
        (二)基层政权公信力流失第40-41页
        (三)社区建设存在强制性因素第41-42页
    三、政策环境层面农民政策认同面临的问题第42-45页
        (一)经济状况制约建设需求第42-43页
        (二)制度缺失阻碍社区发展第43-44页
        (三)文化氛围降低参与程度第44-45页
    四、小结第45-47页
第五章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政策认同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7-57页
    一、农民信息接受程度有限第47-49页
        (一)农民传统观念制约政策推进第47-48页
        (二)宣传不到位阻碍政策落实第48-49页
    二、基层政府行为失范第49-51页
        (一)忽略农民的主体地位第49-50页
        (二)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第50-51页
    三、农民话语权丧失第51-53页
        (一)政策参与意识不强第51-52页
        (二)政策参与渠道不畅第52-53页
    四、农民退出成本较高第53-55页
    五、政策科学性与适用性有待提高第55-57页
        (一)建设模式不可复制第55-56页
        (二)缺乏长远规划与布局第56-57页
第六章 增强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政策认同的路径选择第57-69页
    一、提升农民政策参与意识第57-59页
        (一)引导农民转变观念第57-58页
        (二)形成制度化参与路径第58-59页
    二、提高政府政策执行力第59-62页
        (一)改进政策宣传方式第59-60页
        (二)树立积极的行政理念第60-61页
        (三)提高政策执行者素质第61页
        (四)治理重心下移第61-62页
    三、加强农民对政策的监督力度第62-65页
        (一)尊重农民政策监督的主体地位第62-63页
        (二)完善农民政策监督机制第63-64页
        (三)进一步扩宽农民监督渠道第64-65页
    四、不断完善政策,促进政策认同第65-69页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第65-66页
        (二)总结经验,不断深化第66-69页
结语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77页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宗教景区型养老空间整合研究--以沙县吉祥寺为例
下一篇:以色列倒移民身份认同研究(1970-2015)--以美国以色列人的身份认同与重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