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问题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5 文章的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第2章 圣经中有约必守的理念 | 第17-25页 |
2.1 圣经中的约 | 第17-19页 |
2.1.1 圣经中约的要素 | 第17-19页 |
2.1.2 人的自由意志与约的责任 | 第19页 |
2.2 圣经中约的脉络 | 第19-21页 |
2.2.1 普世性约的阶段 | 第20页 |
2.2.2 国家性或民族性约的阶段 | 第20页 |
2.2.3 新约阶段 | 第20-21页 |
2.3 有约必守的圣经根基 | 第21-25页 |
2.3.1 圣经中的秩序理念 | 第21-22页 |
2.3.2 上帝信实慈爱的属性 | 第22-24页 |
2.3.3 十字架上的生命之约 | 第24-25页 |
第3章 古代圣经神学中有约必守的萌芽 | 第25-30页 |
3.1 圣经中约与早期约结构的相似性 | 第25-27页 |
3.1.1 圣经当中约的结构 | 第25页 |
3.1.2 古以色列周边国家之间条约的结构 | 第25-26页 |
3.1.3 两种约结构相似性 | 第26-27页 |
3.2 圣经对约的效力的影响 | 第27-30页 |
3.2.1 上帝是圣经中约的效力来源 | 第27-28页 |
3.2.2 国际法中神明敬畏成为约最初效力来源 | 第28-30页 |
第4章 中世纪圣经神学对不守约为“罪”的法律化 | 第30-39页 |
4.1 教会法引导世俗法的神学论战 | 第30-33页 |
4.1.1 论战焦点 | 第30-32页 |
4.1.2 神学论战对有约必守的影响 | 第32-33页 |
4.2 基督教推动不守约为“罪”的法律化进程 | 第33-39页 |
4.2.1 罗马法中法律之外协议无效 | 第34-35页 |
4.2.2 教会法庭给简单允诺以救济的初步尝试 | 第35-36页 |
4.2.3 “原因”成为协议有效的标准 | 第36-39页 |
第5章 宗教改革时期有约必守效力的内化 | 第39-45页 |
5.1 “教会国家”司法系统崩溃使条约效力转向内化 | 第39-42页 |
5.1.1 瓦解教会国家司法系统的宗教改革思想 | 第39-40页 |
5.1.2 瓦解教会国家司法体系的现实因素 | 第40-41页 |
5.1.3 教会国家体系瓦解对有约必守效力内化的影响 | 第41-42页 |
5.2 有约必守的内部制约 | 第42-45页 |
5.2.1 有约必守效力内化的圣约神学思想 | 第42-43页 |
5.2.2 宪政对有约必守效力的内部制约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