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5-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1 前言 | 第12-14页 |
| 1.1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1.2 研究目的 | 第12-14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 2.1 身体成分 | 第14-21页 |
| 2.1.1 身体成分的概念 | 第14页 |
| 2.1.2 体脂率 | 第14-16页 |
| 2.1.3 身体成分评价的意义 | 第16页 |
| 2.1.4 身体成分的评价方法 | 第16-21页 |
| 2.2 脂肪分布 | 第21-22页 |
| 2.2.1 脂肪分布的特征 | 第21页 |
| 2.2.2 脂肪分布对减肥效果的影响 | 第21页 |
| 2.2.3 脂肪分布与疾病的关系及在人群中的特点 | 第21-22页 |
| 2.3 存在问题和展望 | 第22-23页 |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 3.1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 3.2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23页 |
| 3.2.2 测量法 | 第23-24页 |
| 3.2.3 数理处理与统计 | 第24-25页 |
| 3.3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6-42页 |
| 4.1 不同体脂率大学生的身体成分各指标比较 | 第26-28页 |
| 4.1.1 大学生身体成分的性别差异 | 第26页 |
| 4.1.2 不同体脂率大学生身体成分的特征 | 第26-28页 |
| 4.2 不同体脂率大学生皮褶厚度的变化特征 | 第28-34页 |
| 4.2.1 大学生皮褶厚度的性别差异 | 第28-30页 |
| 4.2.2 不同体脂率男大学生皮褶厚度的变化特征 | 第30-32页 |
| 4.2.3 不同体脂率女大学生皮褶厚度的变化特征 | 第32-34页 |
| 4.3 不同体脂率大学生身体围度的变化特征 | 第34-38页 |
| 4.3.1 大学生身体围度的性别差异 | 第34-35页 |
| 4.3.2 不同体脂率男大学生身体围度的变化特征 | 第35-36页 |
| 4.3.3 不同体脂率女大学生身体围度的变化特征 | 第36-38页 |
| 4.4 不同体脂率大学生皮褶脂肪面积特征 | 第38-42页 |
| 4.4.1 不同体脂率大学生皮褶脂肪面积与体脂率的相关性 | 第39页 |
| 4.4.2 不同性别大学生脂肪面积特征 | 第39页 |
| 4.4.3 不同体脂率大学生皮褶脂肪面积特征 | 第39-42页 |
| 5 讨论 | 第42-46页 |
| 5.1 大学生的身体成分特点 | 第42-43页 |
| 5.1.1 大学生身体成分的性别差异 | 第42页 |
| 5.1.2 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增长规律 | 第42-43页 |
| 5.2 大学生的脂肪分布特点 | 第43-46页 |
| 5.2.1 皮褶厚度 | 第43-44页 |
| 5.2.2 身体围度 | 第44-45页 |
| 5.2.3 脂肪面积 | 第45-46页 |
| 6 结论与建议 | 第46-47页 |
| 7 作者简历 | 第47-48页 |
| 8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