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

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研究(1953-1961)--以美国新闻署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33页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3-17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目的第14页
        1.1.3 研究意义第14-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30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7-26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26-29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29-30页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第30-31页
        1.3.1 研究思路第30-31页
        1.3.2 研究方法第31页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31-33页
第2章 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核心理论及历史背景第33-57页
    2.1 核心理论第33-40页
        2.1.1 意识形态第33-36页
        2.1.2 思想政治教育舆论环境第36-37页
        2.1.3 宣传和宣传战第37-40页
    2.2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对抗第40-42页
        2.2.1 美苏意识形态对抗的特征第40-41页
        2.2.2 意识形态在美苏冷战中的作用第41-42页
        2.2.3 宣传战成为意识形态对抗的主要手段第42页
    2.3 苏联对外宣传概况第42-47页
        2.3.1 苏联对外宣传的机构第43-44页
        2.3.2 苏联对外宣传政策与目标第44-45页
        2.3.3 美国对苏联对外宣传的评估第45-47页
    2.4 美国新闻署的建立、机构及职能第47-56页
        2.4.1 美国新闻署建立及发展第47-52页
        2.4.2 美国新闻署机构设置第52-54页
        2.4.3 美国新闻署部门职能第54-56页
    2.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3章 美国对苏联的宣传政策及策略第57-82页
    3.1 美国通过NSC68号文件正式开启对苏宣传战第57-67页
        3.1.1 NSC68号文件中美国将苏联定义为邪恶国家第57-59页
        3.1.2 NSC68号文件中美国将对苏宣传列入国家安全计划第59-61页
        3.1.3 NSC68号文件中美国对苏宣传的原则及策略第61-64页
        3.1.4 NSC68号文件中美国对苏宣传的具体计划第64-67页
    3.2 美国发起“真理运动”全面推进对苏宣传战第67-74页
        3.2.1 美国发起“真理运动”的客观诱因第67页
        3.2.2 美国发起“真理运动”的前期准备第67-69页
        3.2.3 “真理运动”的宣传目标与立场第69-70页
        3.2.4 “真理运动”的宣传措施第70-72页
        3.2.5 “真理运动”中的“特洛伊计划”第72-74页
    3.3 美国在“和平演变”的战略背景下深化对苏宣传战第74-80页
        3.3.1 美国将苏联视为最大威胁第75-76页
        3.3.2 美国对苏宣传战的阶段性经验总结第76-78页
        3.3.3 美国对苏宣传战的策略转变第78-80页
    3.4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4章 美国对苏联开展媒体宣传战的具体措施第82-104页
    4.1 美国利用“美国之音”国际广播对苏联开展宣传战第82-95页
        4.1.1 “美国之音”通过意识形态渗透瓦解苏联知识分子第82-90页
        4.1.2 “美国之音”通过文化传播吸引苏联青少年第90-93页
        4.1.3 “美国之音”通过生活对比挑起苏联民众不满情绪第93-95页
    4.2 美国利用《美国》杂志对苏联开展宣传战第95-100页
        4.2.1 《美国》杂志在对苏宣传中的重要地位第95-97页
        4.2.2 《美国》杂志在对苏宣传中的历史沿革第97-98页
        4.2.3 《美国》杂志在对苏宣传中的成功之道第98-99页
        4.2.4 《美国》杂志在对苏宣传中的实际困难第99-100页
    4.3 美国对苏联开展媒体宣传战的影响第100-103页
        4.3.1 “美国之音”对苏宣传战的影响第100-102页
        4.3.2 《美国》杂志对苏宣传战的影响第102-103页
    4.4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5章 美国对苏联开展文化宣传战的具体措施第104-119页
    5.1 美国通过学术交流对苏联开展宣传战第104-108页
        5.1.1 美国努力促成与苏联的学术交流第104-106页
        5.1.2 学术交流的人数逐年增加第106-107页
        5.1.3 美国通过学术交流进行隐蔽宣传第107-108页
    5.2 美国通过莫斯科博览会对苏联开展宣传战第108-116页
        5.2.1 莫斯科博览会简介第109-111页
        5.2.2 莫斯科博览会本质第111-114页
        5.2.3 莫斯科博览会成果第114-116页
    5.3 美国对苏联开展文化宣传战的影响第116-118页
        5.3.1 美国通过学术交流开展对苏联宣传战的影响第116-117页
        5.3.2 美国通过莫斯科博览会开展对苏宣传战的影响第117-118页
    5.4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第6章 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本质第119-128页
    6.1 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主导思想是反共意识形态第119-121页
        6.1.1 反共意识形态是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思想动因第120页
        6.1.2 宣传战是美国反共意识形态的现实表现第120-121页
    6.2 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战略目标是形成“亲美”“反苏”的宣传环境第121-124页
        6.2.1 美国对苏联宣传将公开宣传与隐蔽渗透宣传相结合第122-123页
        6.2.2 美国对苏联多维立体的“亲美”“反苏”宣传环境的构建第123-124页
        6.2.3 美国在苏联建立起多维立体的“亲美”“反苏”宣传环境第124页
    6.3 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的最终目的是“不战而胜”第124-127页
        6.3.1 美国通过宣传战实现了对苏联的瓦解第124-125页
        6.3.2 美国通过宣传战树立美国良好的国家形象第125-126页
        6.3.3 美国通过宣传战维护美国的长期利益第126-127页
    6.4 本章小结第127-128页
第7章 美国对苏联宣传战对我国新时期对外宣传的启示第128-143页
    7.1 一超多强格局下,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第128-134页
        7.1.1 在软实力凸显背景下,正确处理文化冲突第128-129页
        7.1.2 应对西方“六化”的渗透,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第129-131页
        7.1.3 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第131-134页
        7.1.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134页
    7.2 在和平崛起背景下,强化对外宣传工作第134-138页
        7.2.1 加强对外宣传机构建设,形成立体多样现代传播体系第134-135页
        7.2.2 改进对外宣传方法,转换话语方式第135-136页
        7.2.3 利用好现有海外宣传渠道,探索宣传新途径第136-137页
        7.2.4 强化网络背景,提升对外宣传力度第137-138页
    7.3 习近平外交格局背景下,增强国际话语权第138-142页
        7.3.1 在重点问题上,反映中国声音第139-140页
        7.3.2 在热点问题上,讲好中国故事第140-141页
        7.3.3 在宣传内容上,突出我国取得新成就第141-142页
    7.4 本章小结第142-143页
结论第143-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59-160页
致谢第160-162页
附录第162-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证据理论的海上目标综合识别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胡耀邦思想研究--介于观念与体系之间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