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 第14-20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预期创新点 | 第20-22页 |
2 PPP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2-29页 |
2.1 公共服务 | 第22-23页 |
2.2 PPP模式 | 第23-27页 |
2.3 PPP模式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27-29页 |
3 我国PPP模式发展概况 | 第29-35页 |
3.1 PPP模式在我国的发展脉络与现状 | 第29-32页 |
3.2 PPP模式在我国的具体形式 | 第32-34页 |
3.3 PPP模式下我国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 | 第34-35页 |
4 PPP模式在我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 第35-39页 |
4.1 政府市场契约精神不强,对PPP项目策划不到位 | 第35-36页 |
4.2 缺乏PPP专门法律与相应的监督评估体系 | 第36页 |
4.3 社会资本主动融资存在困难,审批程序较为繁琐 | 第36-37页 |
4.4 不能与现有金融体系相适应,金融机构缺乏创新意识 | 第37-39页 |
5 国内外PPP模式实践和启示 | 第39-45页 |
5.1 江苏徐州地铁三号线 | 第39-41页 |
5.2 江苏镇江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 第41-42页 |
5.3 加拿大PPP模式 | 第42-43页 |
5.4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会展中心PPP项目 | 第43-44页 |
5.5 国内外PPP项目经验启示 | 第44-45页 |
6 关于完善我国PPP模式的建议与对策 | 第45-49页 |
6.1 转变政府角色,建立并完善PPP相关法律体系 | 第45-46页 |
6.2 加强构建政府契约精神,加大对PPP扶持力度 | 第46页 |
6.3 培养专业化人才与机构,重视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发展 | 第46-47页 |
6.4 拓宽私人融资渠道,成立创新性融资平台 | 第47页 |
6.5 创新金融机构支持模式,完善资本市场 | 第47-49页 |
7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作者简历 | 第53-5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