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一、绪论 | 第8-12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研究背景 | 第8页 |
2、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关于网络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9页 |
2、关于网络培训评估模型构建研究 | 第9-10页 |
3、关于网络培训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 第10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四)研究工具与方法 | 第11-12页 |
二、公务员网络培训绩效评估的概念与理论 | 第12-27页 |
(一)公务员培训 | 第12-15页 |
1、公务员培训的定义 | 第12页 |
2、公务员培训的历史沿革 | 第12-14页 |
3、公务员培训的特点 | 第14-15页 |
(二)公务员网络培训 | 第15-18页 |
1、网络培训兴起的背景 | 第15页 |
2、网络培训的定义 | 第15-16页 |
3、我国公务员网络培训的发展 | 第16-17页 |
4、公务员网络培训的特点和优势 | 第17-18页 |
(三)培训绩效评估 | 第18-27页 |
1、绩效评估的定义 | 第18-19页 |
2、培训绩效评估的定义 | 第19-20页 |
3、培训绩效评估有关理论 | 第20-22页 |
4、“结果导向”的培训绩效评估模型 | 第22-24页 |
5、“过程导向”的培训绩效评估模型:CIPP和CIRO模型 | 第24-27页 |
三、甘肃省公务员网络培训绩效评估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7-32页 |
(一)甘肃省公务员网络培训现状 | 第27-30页 |
1、建成了功能齐全的网络培训平台 | 第27-28页 |
2、建设了内容丰富的课程资源 | 第28页 |
3、开展了系列主题培训项目 | 第28-29页 |
4、形成了立体式服务支持体系 | 第29-30页 |
(二)甘肃省公务员网络培训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1、评估框架体系尚未建立 | 第30-31页 |
2、评估工作的主体比较单一 | 第31页 |
3、评估结果运用未得到应有重视 | 第31-32页 |
四、基于CIPP和CIRO模型的甘肃公务员网络培训绩效评估体系构建 | 第32-58页 |
(一)培训评估体系构建总体设想 | 第32-33页 |
(二)培训评估主体 | 第33-35页 |
1、评估主体确定的原则 | 第33页 |
2、主要评估主体分析 | 第33-35页 |
(三)评估指标体系 | 第35-52页 |
1、评估指标设定原则 | 第35-36页 |
2、评估指标选取途径 | 第36-37页 |
3、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第37-45页 |
4、评估指标权重分析 | 第45-51页 |
5、公务员网络培训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 | 第51-52页 |
(四)培训评估方法 | 第52-55页 |
1、评估方法介绍 | 第52-54页 |
2、评估方法运用 | 第54-55页 |
(五)评估流程设计 | 第55-58页 |
1、分析评估背景 | 第55页 |
2、确定评估主体 | 第55-56页 |
3、选取评估方法 | 第56页 |
4、整理评估数据 | 第56页 |
5、撰写评估报告 | 第56-57页 |
6、反馈评估结果 | 第57-58页 |
五、基于CIPP和CIRO模型的甘肃省公务员网络培训绩效评估实测结果 | 第58-64页 |
(一)甘肃省2016年度行政机关公务员远程网络培训基本情况 | 第58页 |
(二)甘肃省2016年行政机关公务员远程网络培训评估实测 | 第58-64页 |
1、“背景评估”实测结果 | 第59-60页 |
2、“输入评估”实测结果 | 第60-61页 |
3、“反应评估”实测结果 | 第61-62页 |
4、“输出评估”实测结果 | 第62-64页 |
六、基于绩效评估结果的甘肃省公务员网络培训绩效提升建议 | 第64-66页 |
(一)坚持科学规范,建立更加系统的网络培训评估体系 | 第64页 |
(二)坚持需求导向,提高公务员网络培训项目的精准性 | 第64-65页 |
(三)坚持长远发展,创设更有利于网络培训工作的环境 | 第65-66页 |
结束语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附录A 甘肃省公务员网络培训绩效评估调查问卷 | 第70-73页 |
附录B 公务员网络培训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权重分析调查表 | 第73-79页 |
附录C 2016年甘肃省行政机关公务员远程网络培训评估调查问卷 | 第79-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作者简历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