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4-29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6-25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6-19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9-24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24-25页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5-2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1.5 论文特色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8-29页 |
1.5.1 论文特色 | 第28页 |
1.5.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农业竞争力的研究基础 | 第29-41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9-34页 |
2.1.1 竞争力 | 第29页 |
2.1.2 产业竞争力 | 第29-33页 |
2.1.3 农业竞争力 | 第33-34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34-41页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第34-36页 |
2.2.2 资源禀赋理论 | 第36-37页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第37页 |
2.2.4 区位理论 | 第37-38页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8-41页 |
第三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农业竞争力理论分析框架 | 第41-49页 |
3.1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农业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第41-47页 |
3.1.1 农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框架 | 第41-44页 |
3.1.2 农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 第44-47页 |
3.2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农业竞争力提升的机理分析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新疆农业发展概况 | 第49-60页 |
4.1 新疆农业的发展历程 | 第49-51页 |
4.1.1 实现粮食自给(1978 年-1990 年) | 第49页 |
4.1.2 农业生产的低谷时期(1990 年-2000 年) | 第49-50页 |
4.1.3 农业生产的缓慢增长时期(2000 年-2008 年) | 第50页 |
4.1.4 农业生产的快速增长时期(2008 年至今) | 第50-51页 |
4.2 新疆农业发展现状 | 第51-56页 |
4.2.1 新疆农业生产规模 | 第51-52页 |
4.2.2 新疆农业产业结构 | 第52页 |
4.2.3 新疆农业区域分布 | 第52-54页 |
4.2.4 新疆农业劳动生产率 | 第54页 |
4.2.5 新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第54-55页 |
4.2.6 新疆农产品对外贸易 | 第55-56页 |
4.3 新疆农业发展特征 | 第56-57页 |
4.4 新疆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57-60页 |
第五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农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 第60-71页 |
5.1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农业竞争力测度分析 | 第60-67页 |
5.1.1 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60-63页 |
5.1.2 农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及评价模型设计 | 第63-64页 |
5.1.3 新疆农业竞争力测度结果与分析 | 第64-67页 |
5.2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农业竞争力效率分析 | 第67-68页 |
5.2.1 农业竞争力效率评价分析模型 | 第67-68页 |
5.2.2 新疆农业竞争力效率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68页 |
5.3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农业竞争力水平预测 | 第68-70页 |
5.3.1 农业竞争力短期预测方法 | 第68-69页 |
5.3.2 新疆农业竞争力动态预测结果与分析 | 第69-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经济体农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71-103页 |
6.1 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农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71-92页 |
6.1.1 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农业发展现状比较 | 第71-76页 |
6.1.2 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农业竞争力比较结果与分析 | 第76-92页 |
6.2 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带域国家农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92-101页 |
6.2.1 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带域国家农业发展现状比较 | 第93-98页 |
6.2.2 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带域国家农业竞争力比较结果与分析 | 第98-10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七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3-111页 |
7.1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农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及作用机理 | 第103-106页 |
7.1.1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农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 | 第103-104页 |
7.1.2 农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 第104-106页 |
7.2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106-110页 |
7.2.1 指标选取和模型构建 | 第106-107页 |
7.2.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第107页 |
7.2.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107-110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八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农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 | 第111-121页 |
8.1 新疆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现实基础 | 第111-113页 |
8.2 新疆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目标和思路 | 第113-114页 |
8.3 新疆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 第114-121页 |
8.3.1 推进农村土地改革的对策措施 | 第115-116页 |
8.3.2 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的对策措施 | 第116-117页 |
8.3.3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 | 第117-118页 |
8.3.4 推动农业技术创新的对策举措 | 第118-119页 |
8.3.5 加大工业支农力度的对策措施 | 第119-120页 |
8.3.6 加强政府财政支农力度的对策措施 | 第120-121页 |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21-125页 |
9.1 主要结论 | 第121-123页 |
9.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23页 |
9.3 研究展望 | 第123-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5页 |
致谢 | 第135-137页 |
作者简介 | 第137-138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