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和Malmqusist指数的山东省建筑业技术效率评价研究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9-20页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2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2-24页 |
第2章 建筑业技术效率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第24-39页 |
2.1 建筑业技术效率相关概念 | 第24-25页 |
2.1.1 建筑业技术效率的涵义 | 第24-25页 |
2.1.2 建筑业技术效率评价的内涵 | 第25页 |
2.2 技术效率的评价方法概述与选择 | 第25-28页 |
2.2.1 参数方法 | 第26页 |
2.2.2 非参数方法 | 第26-27页 |
2.2.3 建筑业技术效率评价方法选择 | 第27-28页 |
2.3 DEA方法的基本理论 | 第28-33页 |
2.3.1 DEA方法的基本概念 | 第28-30页 |
2.3.2 DEA方法的基本思想 | 第30-31页 |
2.3.3 DEA有效性的经济内涵 | 第31页 |
2.3.4 DEA方法评价建筑业技术效率的步骤 | 第31-33页 |
2.4 DEA方法的评价模型 | 第33-37页 |
2.4.1 C2R模型 | 第33-35页 |
2.4.2 BC2模型 | 第35-36页 |
2.4.3 超效率DEA模型 | 第36-37页 |
2.5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 | 第37-3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山东省建筑业投入产出现状分析 | 第39-55页 |
3.1 山东省建筑业投入产出横向分析 | 第39-48页 |
3.1.1 投入现状 | 第39-43页 |
3.1.2 产出现状 | 第43-48页 |
3.2 山东省建筑业投入产出内部分析 | 第48-54页 |
3.2.1 投入现状 | 第48-51页 |
3.2.2 产出现状 | 第51-5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建筑业技术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55-63页 |
4.1 评价指标选择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 第55-56页 |
4.1.1 评价指标选择的基本思路 | 第55页 |
4.1.2 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 第55-56页 |
4.2 输入、输出指标的选择 | 第56-61页 |
4.2.1 基于增加值法的指标选择 | 第56-60页 |
4.2.2 评价指标的解释 | 第60-61页 |
4.3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61-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山东省建筑业技术效率计算分析 | 第63-86页 |
5.1 山东省建筑业技术效率横向静态分析 | 第63-73页 |
5.1.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63-69页 |
5.1.2 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 第69-73页 |
5.2 山东省建筑业技术效率纵向静态分析 | 第73-75页 |
5.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73页 |
5.2.2 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 第73-75页 |
5.3 山东省建筑业内部技术效率静态分析 | 第75-82页 |
5.3.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75-78页 |
5.3.2 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 第78-82页 |
5.4 山东省建筑业技术效率动态分析 | 第82-85页 |
5.4.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82-83页 |
5.4.2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 | 第83-8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86-9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86-87页 |
6.2 提高山东省建筑业技术效率的建议 | 第87-88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附录 | 第95-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