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国内外节水灌溉课题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1.2.1 国外节水灌溉课题研究进展 | 第8-9页 |
1.2.2 国内节水灌溉课题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1.3 紫花苜蓿的生物学特征及对其影响 | 第10-13页 |
1.3.1 最有利于干旱地区的生物特性--抗旱性 | 第10页 |
1.3.2 干旱缺水对苜蓿的影响 | 第10-13页 |
1.4 紫花苜蓿的需水规律和节水灌溉 | 第13-15页 |
1.4.1 紫花苜蓿的需水规律 | 第13-14页 |
1.4.2 紫花苜蓿的节水灌溉 | 第14-15页 |
1.5 试验地种植紫花苜蓿的优劣势和节水紧迫性 | 第15-18页 |
1.5.1 试验地紫花苜蓿产业的发展优势在于政策叠加期 | 第15-16页 |
1.5.2 试验地紫花苜蓿产业的发展的不足 | 第16-17页 |
1.5.3 试验地缺水的现状和选择最优节水灌溉种植紫花苜蓿的紧迫性 | 第17-18页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20页 |
1.6.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6.2 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试验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20-29页 |
2.1 武威市紫花苜蓿种植现状 | 第20页 |
2.2 武威市水资源及林草灌溉用水紧缺现状 | 第20-25页 |
2.2.1 武威市水资源和用水情况 | 第20-21页 |
2.2.2 武威市用水紧缺现状 | 第21-24页 |
2.2.3 凉州区紫花苜蓿灌溉制度 | 第24-25页 |
2.3 试验概况 | 第25-26页 |
2.3.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第25页 |
2.3.2 试验土壤条件 | 第25-26页 |
2.3.3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2.4 试验田间设计 | 第26-27页 |
2.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7-29页 |
2.5.1 生产性能 | 第27页 |
2.5.2 光合指标 | 第27-28页 |
2.5.3 营养成分 | 第28页 |
2.5.4 数据分析 | 第28页 |
2.5.5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灌溉方式对紫花苜蓿的品质效应 | 第29-38页 |
3.1 灌溉方式对紫花苜蓿生长指标的影响 | 第29-32页 |
3.1.1 对紫花苜蓿株高的影响 | 第29-30页 |
3.1.2 对紫花苜蓿茎粗的影响 | 第30页 |
3.1.3 对紫花苜蓿分枝数的影响 | 第30-31页 |
3.1.4 对紫花苜蓿茎叶比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 灌溉方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32-34页 |
3.2.1 对紫花苜蓿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2 对紫花苜蓿蒸腾速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 灌溉方式对紫花苜蓿鲜草产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3.4 灌溉方式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 第35-38页 |
3.4.1 对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3.4.2 对紫花苜蓿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影响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38-44页 |
4.1 结论 | 第38-39页 |
4.2 讨论 | 第39-42页 |
4.2.1 灌溉方式对武威市紫花苜蓿产业发展的影响 | 第39-42页 |
4.2.2 灌溉方式对武威市紫花苜蓿产业发展的意义 | 第42页 |
4.3 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