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文献回顾 | 第16-27页 |
1 自杀的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1.1 自杀 | 第16-17页 |
1.1.1 自杀的定义 | 第16页 |
1.1.2 自杀的分类 | 第16-17页 |
1.2 自杀意念 | 第17-18页 |
2 军人自杀的流行病学情况 | 第18-19页 |
3 自杀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9-22页 |
3.1 应激--易感模型 | 第19-20页 |
3.2 自杀人际理论 | 第20-21页 |
3.3 压力不协调理论 | 第21-22页 |
4 自杀意念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2-25页 |
4.1 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 第22页 |
4.2 人格特质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 第22-25页 |
4.2.1 神经质 | 第22-23页 |
4.2.2 精神质 | 第23页 |
4.2.3 外倾性 | 第23-24页 |
4.2.4 攻击性 | 第24页 |
4.2.5 冲动性 | 第24-25页 |
4.3 抑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 第25页 |
5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第25-27页 |
第一部分 负性应激事件、抑郁与军人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 | 第27-34页 |
1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2.1 研究工具 | 第28-29页 |
2.2 质量控制 | 第29页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29-30页 |
3 结果 | 第30-32页 |
3.1 自杀意念概况 | 第30页 |
3.2 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分析 | 第30-32页 |
4 讨论 | 第32-34页 |
第二部分 易感人格特质、抑郁与军人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 | 第34-42页 |
1 研究对象 | 第3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35-37页 |
2.1 研究工具 | 第35-37页 |
2.2 评估方法 | 第37页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37页 |
3 结果 | 第37-40页 |
3.1 测评结果描述 | 第37页 |
3.2 单因素分析结果 | 第37-38页 |
3.3 多因素分析结果 | 第38-40页 |
4 讨论 | 第40-42页 |
第三部分 建构以抑郁为中介的军人自杀意念结构方程模型 | 第42-49页 |
1 研究对象 | 第43页 |
2 研究方法 | 第43页 |
2.1 研究工具 | 第43页 |
2.2 统计学分析 | 第43页 |
3 结果 | 第43-47页 |
3.1 负性应激事件、易感人格特质、抑郁及自杀意念的相关分析 | 第43-44页 |
3.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44-47页 |
4 讨论 | 第47-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1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2 研究创新点 | 第49页 |
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60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