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力性强制性规范的类型化及其配置
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7页 |
一、效力性强制性规范的基本理念 | 第7-21页 |
(一)效力性强制性规范概念之辨析 | 第7-17页 |
1.称谓之争 | 第8-9页 |
2.内涵界定 | 第9-14页 |
3.外延界定 | 第14-17页 |
(二)效力性强制性规范的层次和功能 | 第17-20页 |
1.层次 | 第17-18页 |
2.功能 | 第18-20页 |
(三)界定效力性强制性规范概念的意义 | 第20-21页 |
二、效力性强制性规范的类型化分析 | 第21-34页 |
(一)效力性强制性规范类型化研究的价值与方法 | 第22-25页 |
1.研究价值 | 第22-23页 |
2.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二)既有的分类学说及其缺陷 | 第25-27页 |
(三)对效力性强制性规范的再类型化 | 第27-34页 |
1.私法型与公法型效力性强制性规范 | 第27-28页 |
2.刑法型与行政管理型效力性强制性规范 | 第28-29页 |
3.原则型与规则型效力性强制性规范 | 第29-30页 |
4.主体资格型与权限型效力性强制性规范 | 第30-34页 |
三、效力性强制性规范的配置 | 第34-45页 |
(一)效力性强制性规范在法律体系中的定位 | 第34-36页 |
(二)我国立法配置现状及其缺陷 | 第36-39页 |
1.私法型效力性强制性规范 | 第36-37页 |
2.刑法型效力性强制性规范 | 第37页 |
3.行政管理型效力性强制性规范 | 第37-38页 |
4.原则型效力性强制性规范 | 第38页 |
5.主体资格型效力性强制性规范 | 第38-39页 |
(三)效力性强制性规范的立法配置 | 第39-45页 |
1.《民法总则》对于效力性强制性规范配置的影响 | 第39-41页 |
2.配置的基本原则 | 第41-42页 |
3.具体配置建议 | 第42-45页 |
四、效力性强制性规范的司法适用 | 第45-53页 |
(一)适用的原则 | 第45-48页 |
1.保障交易安全原则 | 第45-46页 |
2.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 第46-47页 |
3.损害最小原则 | 第47页 |
4.个案原则 | 第47-48页 |
(二)适用的方法 | 第48-51页 |
1.具体判断 | 第48-49页 |
2.抽象判断 | 第49-51页 |
(三)效力性强制性规范的识别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