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绪论 | 第10-17页 |
| 一、论文的研究对象及选题背景 | 第10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意义及创新点 | 第13-17页 |
| 第一章 陕西出土汉代铜镜的概况、分类及纹饰研究 | 第17-42页 |
| 第一节 陕西出土汉代铜镜概况 | 第17-28页 |
| 一、陕西汉代铸镜业的发达 | 第17-18页 |
| 二、陕西汉代铜镜纹饰及布局的创新和发展 | 第18-21页 |
| 三、陕西出土汉代铜镜最新资料汇总 | 第21-28页 |
| 第二节 陕西汉镜纹饰的分类及审美特征 | 第28-42页 |
| 一、陕西出土汉代铜镜纹饰分类 | 第28-33页 |
| 二、陕西汉镜纹饰的审美特征 | 第33-42页 |
| 第二章 陕西汉代铜镜纹饰及铭文中的哲学观念 | 第42-59页 |
| 第一节 汉镜形式与汉代人的宇宙意识 | 第42-46页 |
| 一、汉代铜镜纹饰与汉代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 | 第42-45页 |
| 二、铜镜纹饰的多样化体现的无限宇宙观 | 第45-46页 |
| 第二节 汉镜纹饰布局中的时空观念 | 第46-55页 |
| 一、时间意识:铜镜纹饰中十二地支铭的出现 | 第47-50页 |
| 二、空间观念:四神规矩纹饰布局体现的四方观念 | 第50-55页 |
| 第三节 汉镜纹饰与“天人合一”思想 | 第55-59页 |
| 一、天象纹饰与动植物纹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第56-57页 |
| 二、镜纽体现“天”的中心地位 | 第57-59页 |
| 第三章 陕西汉代铜镜纹饰中的宗教意识 | 第59-74页 |
| 第一节 铜镜纹饰中的神仙思想 | 第59-62页 |
| 第二节 羽人形象与仙界生活 | 第62-66页 |
| 第三节 天神交合纹饰中的图腾崇拜 | 第66-74页 |
| 一、玄武形象的宗教意味 | 第66-68页 |
| 二、龙虎对峙纹饰的宗教内涵 | 第68-70页 |
| 三、铜镜中的祥瑞思想 | 第70-74页 |
| 第四章 陕西汉代铜镜铭文折射的汉代社会风尚和道德情怀 | 第74-91页 |
| 第一节 铭文中体现的汉代社会风尚 | 第74-82页 |
| 一、对富贵生活的向往 | 第74-78页 |
| 二、铭文中的相思文化 | 第78-82页 |
| 第二节 表达对生命永恒的期盼 | 第82-85页 |
| 一、“与天相寿与地相长”:对个体生命永恒的追求 | 第82-84页 |
| 二、“子孙”镜铭:对家族生命长久的期盼 | 第84-85页 |
| 第三节 表达对国泰民安的祈盼和赞美 | 第85-87页 |
| 第四节 铭文中的儒家道德情怀 | 第87-91页 |
| 一、以镜喻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位 | 第87-89页 |
| 二、铭文表现的儒家“孝”、“忠”思想 | 第89-91页 |
| 结语 | 第91-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9-100页 |
| 致谢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