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论文的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垃圾邮件的过滤技术 | 第10-13页 |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15-16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文本过滤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17-34页 |
·文本型垃圾邮件的过滤要点 | 第17-23页 |
·中文文本分词 | 第17-19页 |
·词语字典数据结构 | 第19-21页 |
·过滤模型的精度 | 第21-23页 |
·过滤模型的适应性 | 第23页 |
·其它 | 第23页 |
·贝叶斯分类方法 | 第23-29页 |
·贝叶斯数学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 | 第25-28页 |
·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的缺点 | 第28-29页 |
·邮件分类算法中常用的性能评价标准 | 第29-30页 |
·概念漂移的基础理论 | 第30-33页 |
·概念漂移的定义 | 第30-31页 |
·概念漂移的类型和理想模型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反垃圾邮件适应概念漂移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功能 | 第34-49页 |
·反垃圾邮件项目系统整体架构及功能 | 第34-37页 |
·反垃圾邮件系统适应概念漂移模块与其它模块关系 | 第37-38页 |
·反垃圾邮件适应概念漂移模块整体架构与功能 | 第38-48页 |
·实例选择-分类器加权集成分类预测架构与功能 | 第43-46页 |
·实例选择-分类器加权集成分类训练架构与功能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反垃圾邮件适应概念漂移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49-74页 |
·反垃圾邮件项目背景与结构 | 第49-51页 |
·反垃圾邮件适应概念漂移系统平台 | 第51-52页 |
·反垃圾邮件适应概念漂移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第52-72页 |
·适应概念漂移模块整体设计和实现 | 第52-59页 |
·适应概念漂移模块的详细设计和实现 | 第59-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测试与分析 | 第74-84页 |
·邮件语料库 | 第74-76页 |
·英文语料库 | 第74-75页 |
·中文语料库 | 第75-76页 |
·概念漂移语料库 | 第76页 |
·实验环境搭建 | 第76-77页 |
·基于系统的测试说明及结果 | 第77-82页 |
·bogofilter 阈值 D | 第77-78页 |
·单一分类器对比邮件集 | 第78页 |
·概念漂移数据集及测试 | 第78-79页 |
·单一分类器对比测试结果 | 第79-82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工作总结 | 第84-85页 |
·下一步工作及展望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攻硕士期间区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