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导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保险代位求偿权概论 | 第8-12页 |
第一节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概念 | 第8-9页 |
第二节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法理依据 | 第9-11页 |
一、损害补偿原则 | 第9-10页 |
二、不当得利原则 | 第10页 |
三、社会公平原则 | 第10-11页 |
第三节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立法价值 | 第11-12页 |
一、保护投保人利益 | 第11页 |
二、避免第三人脱责 | 第11页 |
三、避免被保险人双重受偿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适用范围 | 第12-19页 |
第一节 保险代位求偿权在财产保险中的适用 | 第12页 |
第二节 保险代位求偿权在人身保险中的适用 | 第12-16页 |
第三节 保险代位求偿权在社会保险中的适用 | 第16-19页 |
一、保险代位求偿权在工伤保险中的适用 | 第17页 |
二、保险代位求偿权在医疗保险中的适用 | 第17-19页 |
第三章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代位范围 | 第19-24页 |
第一节 保险代位之范围包括债务不履行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19-21页 |
第二节 保险代位之范围包括基于合同产生的其他请求权 | 第21-24页 |
第四章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范围 | 第24-29页 |
第一节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条件 | 第24-26页 |
一、被保险人对第三人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24页 |
二、保险人已对被保险人给付保险金 | 第24-25页 |
三、保险代位权范围以保险补偿金为限 | 第25-26页 |
第二节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限度 | 第26-27页 |
第三节 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对象 | 第27-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33-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