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虫害论文

新型杀虫剂吡蚜酮残留动态及其低剂量兴奋效应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31页
    1.1 农药残留第11-12页
    1.2 农药残留动态研究第12页
    1.3 农药残留量检测中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第12-16页
        1.3.1 超声波萃取第13页
        1.3.2 固相萃取第13-14页
        1.3.3 超临界流体萃取第14-15页
        1.3.4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第15页
        1.3.5 加速溶剂萃取第15-16页
        1.3.6 凝胶渗透色谱第16页
    1.4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第16-20页
        1.4.1 气相色谱技术第16-17页
        1.4.2 液相色谱技术第17-18页
        1.4.3 超临界流体色谱第18页
        1.4.4 薄层色谱法第18-19页
        1.4.5 毛细管电泳法第19页
        1.4.6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第19-20页
    1.5 吡蚜酮研究概况第20-22页
        1.5.1 吡蚜酮简介第20页
        1.5.2 吡蚜酮作用特点第20-21页
        1.5.3 毒理学性质第21-22页
    1.6 低剂量兴奋效应(Hormesis)第22-28页
        1.6.1 低剂量兴奋效应的定义第22页
        1.6.2 低剂量兴奋效应研究的历史背景第22-24页
        1.6.3 低剂量兴奋效应检测方法与评价程序第24-27页
        1.6.4 低剂量兴奋效应机制的研究进展第27-28页
    1.7 论文研究意义和技术路线第28-31页
        1.7.1 研究意义第28-29页
        1.7.2 技术路线第29-31页
第二章 吡蚜酮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研究第31-38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2.1.1 仪器第31页
        2.1.2 主要试剂第31页
        2.1.3 流动相种类的选择第31页
        2.1.4 流动相比例的选择第31页
        2.1.5 流速的选择第31-32页
        2.1.6 标准曲线制作第32页
        2.1.7 计算方法第32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2-37页
        2.2.1 流动相种类的确定第32-35页
        2.2.2 流动相比例的确定第35-36页
        2.2.3 标准曲线的建立第36-37页
    2.3 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吡蚜酮在西兰花及土壤中的残留测定方法第38-4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8-40页
        3.1.1 仪器第38页
        3.1.2 试剂第38页
        3.1.3 前处理方法第38-39页
        3.1.4 检测条件的正交优化第39-40页
        3.1.5 添加回收率试验第40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0-47页
        3.2.1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0-45页
        3.2.2 方法的线性相关性第45-46页
        3.2.3 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确度第46-47页
    3.3 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吡蚜酮在西兰花-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第49-56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9-51页
        4.1.1 仪器第49页
        4.1.2 试剂第49页
        4.1.3 田间试验时间与地点第49页
        4.1.4 消解动态试验第49-50页
        4.1.5 最终残留试验第50页
        4.1.6 样品的提取和净化第50页
        4.1.7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第50-51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1-54页
        4.2.1 西兰花中吡蚜酮残留降解动态第51页
        4.2.2 土壤中吡蚜酮残留降解动态第51-53页
        4.2.3 吡蚜酮最终残留测定第53-54页
    4.3 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吡蚜酮低剂量兴奋效应研究第56-61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56-57页
        5.1.1 药品试剂第56页
        5.1.2 供试动物第56页
        5.1.3 试验预处理第56页
        5.1.4 基准剂量试验第56页
        5.1.5 低剂量兴奋效应第56-57页
        5.1.6 统计分析方法第57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57-60页
        5.2.1 吡蚜酮对蚯蚓毒性效应及其基准剂量第57-58页
        5.2.2 低剂量吡蚜酮对蚯蚓生长的影响第58-59页
        5.2.3 低剂量吡蚜酮兴奋效应模型第59-60页
    5.3 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6.1 结论第61-62页
    6.2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漠河旅游项目开发与景观资源保护
下一篇: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戏剧翻译--浅析《西厢记》的两个英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