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共轨喷射系统降低柴油机排放的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2 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 第10-12页 |
| 1.3 高压共轨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 1.4 柴油机欧洲排放标准分析 | 第14-16页 |
| 1.5 柴油机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 第17-18页 |
| 2 高压共轨电控喷油系统结构和工作过程分析 | 第18-31页 |
| 2.1 日本电装公司ECD-U2电控系统 | 第18-19页 |
| 2.2 高压油泵 | 第19-22页 |
| 2.3 共轨管 | 第22-23页 |
| 2.4 电控喷油器 | 第23-28页 |
| 2.4.1 电磁阀的数学方程 | 第24-25页 |
| 2.4.2 电磁阀的驱动特性 | 第25-28页 |
| 2.5 传感器 | 第28-30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3 基于PID的控制方法 | 第31-45页 |
| 3.1 PID控制器的原理 | 第31-33页 |
| 3.1.1 理想PID控制器 | 第31页 |
| 3.1.2 PID控制器的两种形式 | 第31-32页 |
| 3.1.3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 第32-33页 |
| 3.2 模糊PID算法 | 第33-36页 |
| 3.2.1 模糊控制的思想和特点 | 第33-34页 |
| 3.2.2 模糊控制原理 | 第34-35页 |
| 3.2.3 模糊PID控制原理 | 第35-36页 |
| 3.3 模糊PID和传统PID的仿真对比 | 第36-44页 |
| 3.3.1 模糊控制器 | 第36页 |
| 3.3.2 输入输出的模糊化 | 第36-37页 |
| 3.3.3 模糊控制规则的确定 | 第37-39页 |
| 3.3.4 模糊判决 | 第39-40页 |
| 3.3.5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0-44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4 高压共轨柴油机系统控制策略 | 第45-56页 |
| 4.1 现代内燃机对喷油系统的要求 | 第45页 |
| 4.2 发动机状态管理 | 第45-46页 |
| 4.3 喷油量及调速控制 | 第46-48页 |
| 4.4 喷油定时的控制 | 第48-50页 |
| 4.5 共轨压力的控制 | 第50-51页 |
| 4.6 喷油率的控制 | 第51-53页 |
| 4.7 起动工况控制 | 第53-56页 |
| 5 不同控制参数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 第56-72页 |
| 5.1 台架试验环境与设备 | 第56-58页 |
| 5.2 系统的标定 | 第58-63页 |
| 5.3 共轨柴油机试验性能研究 | 第63-71页 |
| 5.3.1 试验策略 | 第63-64页 |
| 5.3.2 轨压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 第64-66页 |
| 5.3.3 预喷射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 第66-71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