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沙棘总黄酮与牡蛎蛋白的组方筛选及保肝作用研究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0页
    1.肝损伤概述第12-13页
    2.沙棘的研究概况第13-16页
        2.1 沙棘的主要药理作用第15-16页
    3.牡蛎的研究概况第16-18页
        2.1 牡蛎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第17-18页
            2.1.1 氨基酸和蛋白质第17页
            2.1.2 糖类化合物第17-18页
            2.1.3 脂类第18页
            2.1.4 牡蛎的药理活性第18页
    3.立题依据第18-20页
第二章 沙棘总黄酮与牡蛎蛋白保肝活性成分的研究第20-24页
    1.试验材料第20-21页
        1.1 药品与试剂第20页
        1.2 试验仪器第20-21页
        1.3 实验动物第21页
    2.实验方法第21页
        2.1 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实验第21页
        2.2 乙醇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实验第21页
    3.统计学处理方法第21-22页
    4.实验结果第22-23页
        4.1 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实验第22页
        4.2 乙醇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实验第22-23页
    5.实验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沙棘总黄酮与牡蛎蛋白保肝组方的筛选第24-28页
    1.试验材料第24页
        1.1 药品与试剂第24页
        1.2 试验仪器第24页
        1.3 实验动物第24页
    2.实验方法第24-25页
        2.1 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实验第24-25页
        2.2 乙醇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实验第25页
    3.统计学处理方法第25页
    4.实验结果第25-27页
        4.1 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实验第25-26页
        4.2 乙醇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实验第26-27页
    5.实验小结第27-28页
第四章 沙棘总黄酮与牡蛎蛋白复方的保肝药效学研究第28-34页
    1.试验材料第28页
        1.1 药品与试剂第28页
        1.2 试验仪器第28页
        1.3 实验动物第28页
    2.实验方法第28-29页
        2.1 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实验第28-29页
        2.2 乙醇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实验第29页
        2.3 扑热息痛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实验第29页
    3.统计学处理方法第29页
    4.实验结果第29-33页
        4.1 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实验第29-31页
            4.1.1 实验期间体重变化第29-30页
            4.1.2 复方对血清ALT及AST水平的影响第30-31页
        4.2 乙醇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实验第31-32页
            4.2.1 实验期间体重变化第31页
            4.2.2 复方对小鼠肝匀浆TG、MDA、GSH水平的影响第31-32页
        4.3 扑热息痛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实验第32-33页
            4.3.1 实验期间体重变化第32-33页
            4.3.2 复方对血清ALT及AST水平的影响第33页
    5.实验小结第33-34页
第五章 沙棘总黄酮与牡蛎蛋白复方对乙醇致肝损伤小鼠肝脏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第34-37页
    1.试验材料第34页
        1.1 药品与试剂第34页
        1.2 试验仪器第34页
        1.3 实验动物第34页
    2.实验方法第34-35页
        2.1 肝脏乙醇脱氢酶(ADH)随时间的变化第34页
        2.2 沙棘总黄酮与牡蛎蛋白复方对肝脏ADH的影响第34-35页
    3.统计学处理方法第35页
    4.实验结果第35-36页
        4.1 肝脏乙醇脱氢酶(ADH)随时间的变化第35页
        4.2 沙棘总黄酮与牡蛎蛋白复方对肝脏ADH的影响第35-36页
    5.实验小结第36-37页
第六章 讨论第37-41页
    1 模型的选择第37-38页
    2 沙棘总黄酮与牡蛎蛋白的护肝活性研究第38页
    3 沙棘总黄酮与牡蛎蛋白组方的筛选第38页
    4 复方的保肝药效学研究第38页
    5 实验指标的选择第38-39页
    6 对研究机制的探讨第39页
    7 展望第39-41页
第七章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缩略词表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机理研究
下一篇:护士心理契约的结构、内容及违背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