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腐蚀的控制与防护论文

镁合金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层结构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 论第10-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镁及其合金的腐蚀与防护第11-16页
        1.2.1 Mg及Mg合金的耐腐蚀性能第11-12页
        1.2.2 镁及其合金的防腐措施第12-16页
    1.3 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技术(PBII)第16-20页
        1.3.1 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技术的原理及特点第16-18页
        1.3.2 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技术对材料表面力学性能的影响第18页
        1.3.3 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技术对材料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第18-20页
    1.4 DLC膜及其发展第20-23页
        1.4.1 DLC膜的成分和结构第21-22页
        1.4.2 DLC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第22页
        1.4.3 DLC膜的摩擦学特性第22-23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2章 制备及试验方法第25-31页
    2.1 试验材料及试样制备第25页
    2.2 试验设备第25-26页
    2.3 表面注入层制备第26页
    2.4 分析方法第26-31页
        2.4.1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第26-28页
        2.4.2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28-29页
        2.4.3 Raman光谱分析第29页
        2.4.4 透射电镜观察(TEM)第29页
        2.4.5 表面合金膜的微观形貌分析第29页
        2.4.6 硬度测试第29-30页
        2.4.7 摩擦磨损试验第30页
        2.4.8 腐蚀试验第30-31页
第3章 注入层组织结构与元素化学价态第31-49页
    3.1 AFM形貌分析第31-35页
    3.2 注氮层的XPS分析第35-44页
        3.2.1 注氮层的表面全谱分析第36页
        3.2.2 注氮层元素含量分析第36-39页
        3.2.3 注氮层中元素化学价态第39-44页
    3.3 注氮层的透射电镜分析第44-45页
    3.4 注氮层的XRD分析第45-46页
    3.5 DLC膜的成分第46-47页
    3.6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4章 镁合金表面注入层的硬度与弹性模量第49-59页
    4.1 镁合金表面注氮层的压痕第49-50页
    4.2 镁合金表面注氮层纳米硬度分析第50-56页
        4.2.1 注入剂量对表面注氮层硬度和弹性模量影响第50-53页
        4.2.2 注入电压对表面注氮层硬度和弹性模量影响第53-56页
    4.3 沉积DLC膜后表面注入层纳米硬度变化第56-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镁合金表面注入层的摩擦学性能第59-73页
    5.1 材料的磨损机理第59-60页
    5.2 表面注入层的摩擦学性能第60-65页
        5.2.1 表面注氮层的摩擦学性能第60-63页
        5.2.2 DLC膜的摩擦学特性第63-65页
    5.3 磨痕的SEM观察第65-70页
        5.3.1 注入剂量对表面注氮层磨损机理的影响第65-67页
        5.3.2 注入电压对表面注氮层磨损机理的影响第67-69页
        5.3.3 表面沉积DLC膜后磨损机理第69-70页
    5.4 表面改性层的磨损率分析第70-71页
    5.5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6章 镁合金表面注入层的腐蚀性能第73-81页
    6.1 注氮对镁合金表面腐蚀性能的影响第73-77页
    6.2 表面沉积DLC膜对改性层腐蚀性能的影响第77-80页
    6.3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结论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第87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第87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Web事务聚类技术的政府门户网站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IPv6组播技术的网络视频点播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