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32页 |
1.植物转录因子概述 | 第12-18页 |
1.1 植物转录因子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 转录因子结构特征 | 第12-14页 |
1.3 转录因子的活性调控 | 第14-15页 |
1.4 转录因子的功能 | 第15-16页 |
1.5 转录因子的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2.DEB1A转录因子研究现状 | 第18-26页 |
2.1 胁迫抗性的四个信号转导途径 | 第18-19页 |
2.2 DRE/CRT核心元件及DREB转录因子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2.3 DREB1A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2.4 其他植物中的DREB基因 | 第25-26页 |
3.高羊茅基因转化方法 | 第26-28页 |
3.1 高羊茅的组织培养 | 第26-27页 |
3.2 高羊茅的遗传转化方法 | 第27-28页 |
4.筛选方法 | 第28-29页 |
5.外源基因检测及表达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6.高羊茅简介 | 第30-32页 |
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 第32-34页 |
第二部分 材料和方法 | 第34-57页 |
1.农杆菌转化的受体材料 | 第34页 |
2.培养基种类及成分 | 第34页 |
3.农杆菌菌株,载体和DREB1A序列及翻译的蛋白 | 第34-36页 |
3.1 农杆菌菌株和载体 | 第34-35页 |
3.2 DREB1A序列及翻译的蛋白 | 第35-36页 |
4.转化 | 第36页 |
5.筛选和再生 | 第36页 |
6.DNA提取 | 第36-38页 |
7.抗性植株的PCR分析 | 第38-39页 |
7.1 引物 | 第38页 |
7.2 扩增体系 | 第38页 |
7.3 扩增程序 | 第38-39页 |
7.4 电泳 | 第39页 |
8.Southern杂交 | 第39-48页 |
8.1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其转化 | 第39-40页 |
8.2 质粒提取 | 第40-42页 |
8.3 质粒酶切及探针片段的回收 | 第42页 |
8.4 DNA提取 | 第42页 |
8.5 基因组DNA的酶切和电泳 | 第42-43页 |
8.6 转膜 | 第43-45页 |
8.7 探针标记 | 第45页 |
8.8 杂交及检测 | 第45-48页 |
9.RT-PCR分析 | 第48-50页 |
9.1 Trizol法提取叶片总RNA | 第48-49页 |
9.2 总RNA的纯化 | 第49页 |
9.3 RT-PCR的体系和程序 | 第49-50页 |
10.Western blot分析 | 第50-55页 |
10.1 主要试剂和材料 | 第50-51页 |
10.2 主要溶液 | 第51页 |
10.3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效价检测 | 第51-52页 |
10.4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第52-55页 |
11 耐旱、耐盐性分析 | 第55-57页 |
11.1 脱水实验 | 第55页 |
11.2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55-57页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57-66页 |
1.抗性植株再生 | 第57页 |
2.PCR检测结果和转化频率 | 第57页 |
3.Sourthern杂交分析结果和外源基因的拷贝数 | 第57-59页 |
4.转基因植株的生长情况 | 第59-60页 |
5.Western blot分析 | 第60页 |
6.转基因植株的后代PCR分析 | 第60-61页 |
7.RT—PCR扩增DREB1A | 第61页 |
8.RT—PCR扩增P5CS 2 | 第61-62页 |
9.干旱处理后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及植株生长状况 | 第62-63页 |
10.抗旱实验 | 第63-66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66-71页 |
1.DREB1A的调控和作用机制以及在提高植物抵抗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 | 第66-67页 |
2.抗旱高羊茅转基因植株及后代的特征 | 第67-68页 |
3.Southern blot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 第68-69页 |
4.半定量RT-PCR技术相关问题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完成的课题 | 第80-8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