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注浆技术的发展历史 | 第8页 |
1.2 注浆技术研究现状 | 第8-17页 |
1.2.1 注浆技术的理论研究 | 第8-16页 |
1.2.2 注浆技术的实验研究 | 第16-17页 |
1.2.3 注浆技术的数值模拟 | 第17页 |
1.3 问题的提出 | 第17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灌浆加固技术 | 第19-29页 |
2.1 常用的灌浆技术 | 第19-21页 |
2.2 灌浆材料 | 第21-26页 |
2.1.1 灌浆材料的种类 | 第21-22页 |
2.1.2 水泥 | 第22-24页 |
2.1.3 砂 | 第24页 |
2.1.4 水 | 第24-25页 |
2.1.5 外加剂 | 第25-26页 |
2.3 灌浆浆液 | 第26-28页 |
2.3.1 浆液的类别、适用范围及基本性能 | 第26-27页 |
2.3.2 浆液的选择 | 第27-28页 |
2.4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室内土工试验 | 第29-41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29-30页 |
3.2 室内土工试验 | 第30-40页 |
3.2.1 试验的目的与方法 | 第30-31页 |
3.2.2 仪器设备 | 第31-33页 |
3.2.3 试验步骤 | 第33-34页 |
3.2.4 试验数据记录 | 第34-37页 |
3.2.5 试验数据整理 | 第37-40页 |
3.3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数值双轴试验 | 第41-58页 |
4.1 颗粒流方法简介 | 第41-43页 |
4.1.1 颗粒流方法产生的背景 | 第41页 |
4.1.2 颗粒流方法的基本假设 | 第41-42页 |
4.1.3 颗粒流方法的特点 | 第42-43页 |
4.2 颗粒流的基本理论 | 第43-45页 |
4.2.1 力—位移定律 | 第43-44页 |
4.2.2 运动定律 | 第44页 |
4.2.3 接触本构模型 | 第44-45页 |
4.3 数值双轴试验 | 第45-57页 |
4.3.1 进行数值试验的必要性 | 第45-46页 |
4.3.2 宏观参数与微观参数的关系 | 第46-48页 |
4.3.3 双轴试验模型 | 第48-49页 |
4.3.4 试验数据的监测 | 第49-50页 |
4.3.5 双轴试验方案 | 第50-57页 |
4.4.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灌浆工艺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58-79页 |
5.1 颗粒流方法解题途径 | 第58-59页 |
5.2 流固耦合在PFC2D程序中的实现 | 第59-61页 |
5.2.1 流动公式 | 第59-60页 |
5.2.2 压力公式 | 第60页 |
5.2.3力学藕合 | 第60页 |
5.2.4 解算方案 | 第60-61页 |
5.3 侧向土压力实现方式 | 第61-63页 |
5.4 数值模拟方案及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63-65页 |
5.5 粘土中注浆数值模拟 | 第65-78页 |
5.5.1 不同侧向土压力条件下浆液的扩散半径 | 第65-69页 |
5.5.2 注浆过程中不同阶段土体中压应力的变化 | 第69-70页 |
5.5.3 不同注浆压力对土体应力分布的影响 | 第70-75页 |
5.5.4 土体中任一截面处正应力与剪应力的对比关系 | 第75-78页 |
5.6 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研究成果与创新性 | 第79-80页 |
6.2 问题与建议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