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故障诊断的概念和内容 | 第11-13页 |
1.2 故障诊断方法的分类 | 第13-17页 |
1.2.1 基于解析模型的方法 | 第13-14页 |
1.2.2 基于知识的故障诊断方法 | 第14-16页 |
1.2.3 基于信号处理的方法 | 第16-17页 |
1.3 基干多元统计分析的过程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状况 | 第17-23页 |
1.3.1 传统的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故障诊断 | 第17页 |
1.3.2 传统方法的改进 | 第17-23页 |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23-25页 |
第2章 基于主元分析的故障诊断理论 | 第25-39页 |
2.1 主元分析理论 | 第25-29页 |
2.2 主元分析的几何意义 | 第29-30页 |
2.3 基于主元分析的故障检测 | 第30-32页 |
2.3.1 平方预测误差SPE | 第30-31页 |
2.3.2 T~2统计量 | 第31-32页 |
2.4 主元分析的故障可检测性 | 第32-34页 |
2.4.1 故障子空间的概念 | 第32-33页 |
2.4.2 基于SPE的故障可检测性 | 第33页 |
2.4.3 基于T~2的故障可检测性 | 第33-34页 |
2.5 基于主元分析的故障辨识方法 | 第34-38页 |
2.5.1 贡献图 | 第34-35页 |
2.5.2 基于故障重构的方法 | 第35-3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基于T~2统计量的故障辨识方法 | 第39-55页 |
3.1 基于T~2统计量的故障重构 | 第39-40页 |
3.2 基于T~2统计量的故障辨识 | 第40-42页 |
3.3 主元子空间故障特征的提取 | 第42-43页 |
3.4 田纳西-伊斯曼过程的仿真实验 | 第43-47页 |
3.5 田纳西-伊斯曼过程的监控分析 | 第47-54页 |
3.5.1 主元模型的建立 | 第47页 |
3.5.2 基于PCA的故障检测 | 第47-49页 |
3.5.3 基于SPE统计量的故障重构和辨识 | 第49-51页 |
3.5.4 基于T~2统计量的故障重构和辨识 | 第51-5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基于综合重构的故障辨识方法 | 第55-69页 |
4.1 残差子空间中故障可分离幅值 | 第55-57页 |
4.2 主元子空间中故障可分离幅值 | 第57-58页 |
4.3 基于综合重构的故障识别方法 | 第58-60页 |
4.4 三水箱系统的实验仿真 | 第60-67页 |
4.4.1 主元模型建立与故障子空间提取 | 第60-61页 |
4.4.2 基于PCA的故障检测 | 第61-62页 |
4.4.3 贡献图 | 第62-64页 |
4.4.4 基于重构的故障辨识 | 第64-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5章 基于PCA的在线故障诊断系统开发 | 第69-89页 |
5.1 基于PCA的在线故障诊断系统 | 第69-76页 |
5.1.1 生产过程中变量之间相关性分析 | 第71-72页 |
5.1.2 离线主元分析 | 第72-74页 |
5.1.3 基于主元模型的在线故障诊断 | 第74-76页 |
5.2 三水箱实验装置在线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 第76-88页 |
5.2.1 三水箱实验系统简介 | 第76-77页 |
5.2.2 三水箱组态控制平台 | 第77页 |
5.2.3 基于主元分析的故障诊断平台设计 | 第77-84页 |
5.2.4 系统在线调试 | 第84-8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6-9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