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犯罪管辖权竞合概述 | 第9-14页 |
一、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犯罪的管辖权概述 | 第9-11页 |
(一) 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犯罪的管辖权 | 第9-10页 |
(二) 确立危害国际民航安全犯罪的管辖权的国际立法 | 第10-11页 |
二、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犯罪管辖权竞合 | 第11-14页 |
(一) “管辖权竞合”的界定 | 第11-12页 |
(二) 管辖权竞合的产生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公约规定产生的管辖权竞合 | 第14-28页 |
一、公约规定的管辖权 | 第14-20页 |
(一) 《东京公约》 | 第14-16页 |
(二) 《海牙公约》 | 第16-18页 |
(三) 《蒙特利尔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 | 第18-20页 |
二、公约规定的管辖权规则产生的竞合 | 第20-24页 |
(一) 公约规定的管辖权规则产生竞合的种类 | 第20-22页 |
(二) 导致公约规定的管辖权竞合的原因分析 | 第22-24页 |
三、公约规定的解决管辖权竞合的方式 | 第24-28页 |
(一) 公约制订过程中的努力 | 第24-25页 |
(二) 防止“庇护权”的滥用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国内法规定产生的管辖权竞合 | 第28-38页 |
一、部分国家关于惩治危害国际民航安全犯罪的相关规定 | 第28-33页 |
(一) 日本 | 第28-29页 |
(二) 韩国 | 第29页 |
(三) 法国 | 第29-30页 |
(四) 美国 | 第30-31页 |
(五) 英国 | 第31-32页 |
(六) 中国 | 第32-33页 |
二、各国国内法规定产生的管辖权竞合 | 第33-34页 |
(一) 国内法规定的管辖权 | 第33页 |
(二) 国内法规定的管辖权产生竞合的原因 | 第33-34页 |
三、解决国内法规定的管辖权竞合的方法 | 第34-38页 |
(一) 非政治化考虑 | 第34-35页 |
(二) 双边条约的签订 | 第35页 |
(三) 国际刑事法院管辖的构想 | 第35-36页 |
(四) 互惠原则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犯罪的优先管辖权探讨 | 第38-47页 |
一、设立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犯罪优先管辖权的必要性 | 第38-39页 |
二、如何设立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犯罪的优先管辖权 | 第39-43页 |
(一) 关于优先管辖权的主张 | 第39-40页 |
(二) 对上述主张的分析 | 第40-41页 |
(三) 关于建立危害国际民航安全犯罪优先管辖权的建议 | 第41-43页 |
三、如何实现优先管辖权 | 第43-47页 |
(一) 引渡的实现 | 第43-45页 |
(二) 良好的国际协作机制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