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忆阻器概念的提出 | 第8-11页 |
1.2 忆阻器研究现状及展望 | 第11-14页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4 忆阻器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1.5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6-17页 |
2 忆阻器相关模型 | 第17-26页 |
2.1 忆阻器理论模型 | 第17页 |
2.2 惠普模型 | 第17-21页 |
2.3 分段线性模型 | 第21-22页 |
2.4 遗忘模型 | 第22-24页 |
2.5 匹配模型 | 第24-25页 |
2.6 小结 | 第25-26页 |
3 忆阻器图形用户界面设计与实现 | 第26-40页 |
3.1 Matlab 软件简介 | 第26-29页 |
3.2 忆阻器图形用户界面(GUI)设计原则 | 第29页 |
3.3 系统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 第29-30页 |
3.4 忆阻器图形用户界面实现 | 第30-39页 |
3.4.1 忆阻器图形用户界面及其流程 | 第30-32页 |
3.4.2 系统参数的传递 | 第32-34页 |
3.4.3 正负波形的绘制 | 第34页 |
3.4.4 方波信号的绘制 | 第34页 |
3.4.5 方波信号的积分 | 第34页 |
3.4.6 试验参数的选择 | 第34-35页 |
3.4.7 输入部分 | 第35-36页 |
3.4.8 输出部分 | 第36-39页 |
3.5 小结 | 第39-40页 |
4 仿真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40-53页 |
4.1 输入为正弦波 | 第40-41页 |
4.2 输入为方波 | 第41-43页 |
4.3 输入为先正后负正弦平方波 | 第43-44页 |
4.4 基于不同输入参数输出结果对比 | 第44-45页 |
4.5 模拟基于忆阻器的图像存储结果 | 第45-46页 |
4.6 忆阻器在两种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比较 | 第46-47页 |
4.6.1 忆阻器完全工作在不饱和状态 | 第46-47页 |
4.6.2 忆阻器工作在不饱和与饱和状态之下 | 第47页 |
4.6.3 忆阻器工作在不饱和与饱和状态时的比较分析 | 第47页 |
4.7 基于忆阻器的图像存储 | 第47-51页 |
4.8 小结 | 第51-53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3-54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