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西部县域经济发展与其产业结构研究——兼论西部县域产业定位及武隆县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1 绪 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10-11页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第11-17页
        1.2.1 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现状及评价第11-15页
        1.2.2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第15-16页
        1.2.3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第16-17页
    1.3 本文的研究结构第17-18页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8-20页
    1.5 需要说明的问题第20-21页
        1.5.1 西部县域经济第20页
        1.5.2 产业结构的内涵第20-21页
2 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第21-32页
    2.1 一般理论分析第21页
    2.2 县域经济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第21-25页
        2.2.1 县域经济作用产业结构的基本因素第22-23页
        2.2.2 县域经济对产业结构演变的作用机制第23-25页
    2.3 县域产业结构作用经济发展的机理和效果第25-28页
        2.3.1 县域产业结构演化与调整过程第25-26页
        2.3.2 县域产业结构演变作用县域经济的机理第26-27页
        2.3.3 县域产业结构演变对县域经济的作用效果第27-28页
    2.4 产业结构演变路径及原则第28-30页
        2.4.1 诱致性产业结构演进路径第28-29页
        2.4.2 政策性产业结构演进路径第29-30页
    2.5 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第30-32页
        2.5.1 发挥地区优势原则第30页
        2.5.2 坚持市场经济原则第30页
        2.5.3 协调发展原则第30-32页
3 西部县域产业结构分析第32-39页
    3.1 县域经济及其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第32-34页
        3.1.1 传统社会阶段第32页
        3.1.2 县域经济形成阶段第32页
        3.1.3 农业生产方式变革阶段第32-33页
        3.1.4 贸工农一体化阶段第33页
        3.1.5 城乡一体化阶段第33-34页
    3.2 西部县域产业结构的现状第34-35页
        3.2.1 农业基础薄弱第34页
        3.2.2 工业经济落后第34-35页
        3.2.3 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第35页
    3.3 西部县域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第35页
        3.3.1 缺乏优势主导产业第35页
        3.3.2 产业结构效率低第35页
        3.3.3 产业链缺损,增值性小第35页
        3.3.4 产业结构演化迟缓第35页
    3.4 西部县域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第35-37页
        3.4.1 城镇化水平低第35-36页
        3.4.2 生产要素匮乏第36-37页
        3.4.3 区位条件差第37页
    3.5 西部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误区第37-39页
        3.5.1 片面强调资源比较优势,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第37-38页
        3.5.2 片而追求“大而全”,忽视特色经济的培育第38页
        3.5.3 片面提升产业结构,忽视本县的实际情况第38-39页
4 西部县域的产业定位第39-49页
    4.1 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应以农业为依托第39-44页
        4.1.1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第39-40页
        4.1.2 农业基础作用的表现形式第40-41页
        4.1.3 我国农业基础作用的演变第41-43页
        4.1.4 建立现代农业第43-44页
    4.2 加快西部县域工业发展第44-49页
        4.2.1 县域工业化的必然趋势第44-45页
        4.2.2 县域工业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第45-48页
        4.2.3 依靠农业资源促进县域工业化第48-49页
5 西部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措施第49-57页
    5.1 西部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原则第49-50页
        5.1.1 坚持以农业为依托第49页
        5.1.2 处理好县域农业与非农产业发展的关系第49页
        5.1.3 促进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第49-50页
    5.2 西部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措施第50-54页
        5.2.1 抓好县域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第50-52页
        5.2.2 促进乡镇企业调整规划,依托农业发展县域工业第52-54页
    5.3 构筑西部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体系第54-57页
        5.3.1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第54-55页
        5.3.2 加强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第55页
        5.3.3 建立完善的县域社会化服务体系第55-56页
        5.3.4 加快西部县域人力战略的实施第56页
        5.3.5 着力打造政治软环境第56-57页
6 武隆县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第57-66页
    6.1 武隆县产业发展现状第58页
        6.1.1 农业人口比重大第58页
        6.1.2 产业结构层次低第58页
        6.1.3 三大支柱产业的确立第58页
    6.2 武隆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58-60页
        6.2.1 农业基础薄弱第58-59页
        6.2.2 县域工业发展滞后第59-60页
        6.2.3 第三产业结构单一第60页
        6.2.4 支柱产业不合理第60页
    6.3 武隆县区域资源分析第60-62页
        6.3.1 地理气候资源第60-61页
        6.3.2 农、林、牧、渔资源第61页
        6.3.3 文化旅游资源第61-62页
        6.3.4 劳动力和潜在的市场资源第62页
        6.3.5 区位交通和基础设施第62页
    6.4 武隆县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和建议第62-66页
        6.4.1 大力发展“包装”农业以提升农业效益第62-63页
        6.4.2 加快以特色资源为基础的食品加工业发展第63-64页
        6.4.3 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产业带动功能第64页
        6.4.4 加强小城镇建设,发展乡镇企业第64-66页
7 结 论第66-68页
致 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附 录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腔式电晕雾化脱硫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军用便携式毒气测量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