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脱硫与固硫论文

空腔式电晕雾化脱硫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4页
        1.1.1 二氧化硫的污染现状第11-12页
        1.1.2 二氧化硫的危害第12-13页
        1.1.3 二氧化硫的防治措施第13-14页
        1.1.4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4页
    1.2 烟气脱硫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4-17页
        1.2.1 湿式氨法脱硫技术第15页
        1.2.2 湿式钙法脱硫技术第15-16页
        1.2.3 干式电晕放电脱硫第16页
        1.2.4 雾化脱硫技术第16-17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7-18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7页
        1.3.2 创新点第17-18页
第2章 液滴荷电-破碎理论第18-24页
    2.1 气体电离及电晕放电过程第18页
        2.1.1 气体的电离过程第18页
        2.1.2 气体的电晕放电过程第18页
    2.2 液体荷电机理第18-21页
        2.2.1 液体的导电现象第18页
        2.2.2 液体介质的极化第18-19页
        2.2.3 雾滴的荷电第19-20页
        2.2.4 液滴的破碎第20-21页
    2.3 液滴在电场中的运动第21-22页
    2.4 颗粒在水中的凝并效应第22-24页
        2.4.1 颗粒物的布朗凝并第22页
        2.4.2 颗粒物粒径分布对凝并的影响第22-24页
第3章 气体吸收的理论研究第24-30页
    3.1 气体扩散第24-25页
        3.1.1 气体在气相中的扩散第24页
        3.1.2 气体在液体中的扩散第24-25页
    3.2 气体吸收第25-28页
        3.2.1 吸收机理第25-26页
        3.2.2 气液平衡第26-28页
        3.2.3 化学吸收第28页
    3.3 气体催化净化第28-29页
    3.4 湿式钙法脱硫的化学原理第29-30页
第4章 雾化电晕脱硫空腔的选择第30-37页
    4.1 空腔雾化直径对雾化电晕放电的影响第30-33页
    4.2 不同的雾化电晕直径对耗水量对耗水量的影响第33-34页
    4.3 不同雾化电晕直径对弥散性的影响第34-35页
    4.4 小结第35-37页
第5章 电极接线方式的实验研究第37-44页
    5.1 不同的电极接线方式的伏安特性第37-40页
    5.2 不同电极接线方式的耗水量比较第40-41页
    5.3 电极不同接线方式的理论分析第41-43页
    5.4 小结第43-44页
第6章 脱硫液体的特性研究第44-50页
    6.1 脱硫液体质量浓度对雾化电晕的影响第44-47页
    6.2 不同浆液浓度的耗液量第47-48页
    6.3 小结第48-50页
第7章 装置的脱硫效率分析第50-56页
    7.1 实验装置及方法第50-51页
        7.1.1 实验装置第50页
        7.1.2 实验方法第50-51页
    7.2 电压对烟气脱硫的影响第51-52页
    7.3 停留时间对烟气脱硫的影响第52-54页
    7.4 浆液浓度对烟气脱硫的影响第54-55页
    7.5 小结第55-56页
结束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西部县域经济发展与其产业结构研究——兼论西部县域产业定位及武隆县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