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中医诊断学论文

基于中医虚实证候辨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符号说明第9-10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0-25页
    综述一 脂质组学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第10-19页
        1. 脂质组学相关的概念第10-12页
        2. 中医证候研究目前的现状以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第12-13页
        3. 脂质组学的研究方法第13-14页
        4. 脂质组学在研究中医证候上存在的优势第14-16页
        5. 总结与展望第16页
        参考文献第16-19页
    综述二 中医虚实辨证的研究概况第19-25页
        1. 虚实证候的基本概况第19-20页
        2. 中医虚实证候辨别第20-21页
        3. 虚实辨别的方法与内容第21-22页
        4. 虚实辨证应用情况第22-23页
        5. 总结和展望第23页
        参考文献第23-25页
第二部分:中医虚实证候的理论研究第25-37页
    前言第25页
    1. 虚实辨证与八纲辨证第25-28页
    2. 虚实证候解析第28-30页
    3. 体质与证候的关系解析第30-37页
第三部分:基于脂质代谢组学的虚实证候研究第37-62页
    前言第37-38页
    材料与方法第38-41页
        1. 研究对象第38-39页
        2. 病例选择标准第39页
        3. 样品纳入标准第39-40页
        4. 排除标准第40页
        5. 采集表调查人员要求细则第40页
        6. 数据录入人员第40页
        7. 协调人员第40页
        8. 数据分析方法第40-41页
        9. 实验方法第41页
    结果第41-57页
        1. 一般资料分析第41-42页
        2. 中医证候方面结果第42页
        3. 脂质代谢方面结果第42-48页
        4.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结第48-57页
    小结第57-58页
    讨论第58-61页
        1. 虚实证候组中出现的差异症状第58-59页
        2. 脂质代谢组学的差异为虚实辨证提供客观依据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2页
结语第62-64页
附录第64-69页
英文缩略词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71-72页
个人简历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川芎嗪衍生物对拟缺血损伤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女贞子对去卵巢大鼠子宫与骨组织雌激素受体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