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时期报告文学代表作家研究--以程树榛、蒋巍、贾宏图为代表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绪论 | 第10-16页 |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11-12页 |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第12-14页 | 
| 四、基本观点与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 第一章“在大时代的弯弓上”——重大收获及启示 | 第16-23页 | 
| 一、改革开放大潮与黑龙江报告文学 | 第16-17页 | 
| 二、题材选择的突破 | 第17-19页 | 
| 三、“轰动效应” | 第19-21页 | 
| 四、影响与意义 | 第21-23页 | 
| 第二章“励精图治”——现实与期待 | 第23-30页 | 
| 一、百废待兴与励精图治 | 第23-25页 | 
| 二、从人性被践踏到人性复苏、高扬 | 第25-26页 | 
| 三、从“臭老九”到改革开放时代先锋 | 第26-27页 | 
| 四、改革开放的热流与重重阻力 | 第27-28页 | 
| 五、“平凡的世界”及其人道主义精神的闪光 | 第28-30页 | 
| 第三章“我为人民鼓与呼”——思想特征 | 第30-35页 | 
| 一、忧患意识 | 第30-31页 | 
| 二、反思精神 | 第31-33页 | 
| 三、前瞻视角 | 第33-35页 | 
| 第四章“高吟肺腑走风雷”——美学价值 | 第35-41页 | 
| 一、崇高壮美的人物形象塑造 | 第35-36页 | 
| 二、生动真实的细节描写 | 第36-38页 | 
| 三、富于生活气息的场景描绘 | 第38-39页 | 
| 四、灵活多变的叙述方式 | 第39-41页 | 
| 第五章 回顾与前瞻 | 第41-43页 | 
| 一、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的高峰 | 第41-42页 | 
| 二、低潮、徘徊、期待 | 第42-43页 | 
| 结语 | 第43-44页 | 
| 注释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